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9:41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春游南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
  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
  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
  逍遥池馆华,益愧专城宠。
  【注释】
  ①亭:设在路边供行人停留食宿的处所。
  ②拥:抱,抱持。
  ③泉脉:地层中伏流的泉水。因其类似人体的脉络,故称“泉脉”。
  ④景:日光。煦:读xù。
  【翻译】
  川谷里明亮起来气候已变暖,山岩上还笼罩着云彩依然寒冷。南亭的枯草心儿里萌发出新芽,早春的溪塘里泉水已潺潺流动。阳光温暖听着鸣禽的啼唱,刚下过雨看到柳枝显得沉重。在华美富丽的池馆中悠闲自得,只得到州官一人的宠爱更感到惭愧。
  【鉴赏】
  南亭,指滁州之南亭。首二句从广处着笔,写滁州之地的大季候。“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山川明媚,初春的风已渐渐由寒变暖;山岩尽管不是很寒凉,但微微的山岚云气却从山涧悄悄拥动。这两句对初春的季候把握得很准确,写得很实在。尤如初春的风拂面而来,虽然还有些寒凉,但又夹杂了一些温馨之气。“寒”、“拥”相配,把季节的氛围表现得意尽神足。
  诗人漫步南亭,见春草已长出细细的嫩尖,农夫们也开始了理渠春灌,于是诗人吟出“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通过“草心绿”、“泉脉动”这两个极其微小的细节描写,不但生动地表现了春临大地的特有征候,而且也传达出一年之始的蓬勃气象;从“草心绿”使人想到很快就会绿满山川,眼看即将柳暗花明。从“泉脉动”使人想到,很快就会渠水流、麦苗青、菜花黄,田野一片禾黍香。再加上“南亭”“春塘”之景的点缀,这画面就更加清丽明媚了。


相关阅读
1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出自于诗经作品《鸿雁》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々 【查看全文】

2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出自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作品《登池上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 【查看全文】

3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琵琶仙双桨来时》,其古诗全文如下: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歌扇轻约飞花,蛾 【查看全文】

4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出自于诗经作品《东方未明》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查看全文】

5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行路难》第九十句,其全诗文如下: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 【查看全文】

6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出自唐朝诗人、文学家杜荀鹤的古诗作品《泾溪》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沈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