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登山路何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出自唐朝诗人卢纶的作品《山店·登登山路何时尽》,其古诗全文如下:
登登山路何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
风动叶声山犬吠,几家松火隔秋云。
【注释】
⑴登登:上山的脚步声。行时尽:走完了上山的小路。
⑵决决:山泉水流声。
⑶松火:即松明之火,古代人们劈松木代替蜡烛照明。隔秋云:与秋云相隔。
【翻译】
伴随着登登的脚步声走山路经常走到尽头,一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山涧泉水的流淌声。风吹得树叶飒飒作响,狗被惊得汪汪乱叫;隔着秋天的薄云,能看到山中客店用松枝点燃的火堆。
【鉴赏】
诗题名曰《山店》,实际上那行人尚未见到“山店”的屋宇茅舍,更没有下榻在“山店”,“山店”与行人之间还有一段距离。尽管这样,它在行人的心中已经点燃了希望之光,激起了难以抑制的向往之情。
走在平原上,视野开阔,目力所及,远近距离心中亦大致有数。如若有翻山越岭的经历,就知道那情景、那感受完全不一样。走近山脚,迎面是山,再往前走,前后左右皆是山,看上去似乎很近,可是走起来,山回路转,崎岖曲折,绕了半天,还在那座山里,再回头一看,似乎也并没走多远,这样反复几次,人也累了,心也急了,于是乎心中不由地冒一个问题:何处是尽头,何时到尽头?诗的第一句:“登登山路何时尽?”便非常简洁地写出了这种心境。登登,这种声音有种艰难疲惫、单调沉闷之感,而这正是旅人此时的感觉和心情。诗的第二句承第一句而来,“决决”二字摹声又兼写形,表现了诗人选词造句的精巧。由于山峦叠嶂,泉水多,溪流长,所以“决决溪泉到处闻”。山间溪流水位落差大,流速急,才有“决决”之声。如果溪水流出了山,泄入平地,也就变得缓慢而无声息,因而那“决决”之声,仿佛也在告诉行人山路未尽。
路未尽,仍须行。诗的二、三两句之间有一处省略,那就是行人在曲折难尽的山路上走了一程又一程。正在夜色苍茫,匆匆低头赶路之际,忽然听到几声犬吠,不觉停下了脚步,仔细倾听,可又别无动静,只听得山风阵阵,木叶萧萧。行人不觉顿悟,原来就是这“风动叶声”使得山犬惊吠,可见山林是多么的寂静,不过既有犬吠,也该有人或人家,于是他又迈开脚步,走着,走着,果然发现了“几家松火隔秋云” 的景象。走了一整天,旅人早已疲倦不堪,亟盼住店,此刻,那闪耀的松火虽然还隔着秋山雾霭,要走近也并非容易,但毕竟是看见了希望之所,盼到了歇宿的“山店”。只有历尽山路的艰辛,才知道此刻的快乐。旅人的欣喜之情不言而喻。
这首诗没有用什么比兴手法,它主要描写山间行人的所见所闻,同时采取或虚或实的手法,将人物的行动贯串其间,通过人物行动和颇具特色的景物的结合,巧妙地刻画出人物心理和情绪的变化,富有艺术感染力。
相关阅读
1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老将行》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 【查看全文】
2 空濛乍敛,波影帘花晴乱。正西子、梳妆楼上,镜舞青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空濛乍敛,波影帘花晴乱。正西子、梳妆楼上,镜舞青鸾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丑奴儿慢双清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空濛乍敛,波影帘花晴乱。正西子、梳妆楼上,镜舞青鸾。 【查看全文】
3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商山麻涧》,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馀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 【查看全文】
4 碧藕藏丝,红莲并蒂,荷塘水暖香斗。窈窕文窗,深沈书幔,锦瑟岁华依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碧藕藏丝,红莲并蒂,荷塘水暖香斗。窈窕文窗,深沈书幔,锦瑟岁华依旧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天香寿筠塘内子》,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藕藏丝,红莲并蒂,荷塘水暖香斗。窈 【查看全文】
5 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出自于诗经作品《思齐》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查看全文】
6 黄金消众口,白璧竟难投。梧桐生蒺藜,绿竹乏佳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黄金消众口,白璧竟难投。梧桐生蒺藜,绿竹乏佳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送薛九被谗去鲁》,其古诗全文如下: 宋人不辨玉,鲁贱东家丘。我笑薛夫子,胡为两地游。 黄金消众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