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动叶声山犬吠,几家松火隔秋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9:46

  “风动叶声山犬吠,几家松火隔秋云”出自唐朝诗人卢纶的作品《山店·登登山路何时尽》,其古诗全文如下:
  登登山路何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
  风动叶声山犬吠,几家松火隔秋云。
  【注释】
  ⑴登登:上山的脚步声。行时尽:走完了上山的小路。
  ⑵决决:山泉水流声。
  ⑶松火:即松明之火,古代人们劈松木代替蜡烛照明。隔秋云:与秋云相隔。
  【翻译】
  伴随着登登的脚步声走山路经常走到尽头,一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山涧泉水的流淌声。风吹得树叶飒飒作响,狗被惊得汪汪乱叫;隔着秋天的薄云,能看到山中客店用松枝点燃的火堆。
  【鉴赏】
  诗题名曰《山店》,实际上那行人尚未见到“山店”的屋宇茅舍,更没有下榻在“山店”,“山店”与行人之间还有一段距离。尽管这样,它在行人的心中已经点燃了希望之光,激起了难以抑制的向往之情。
  走在平原上,视野开阔,目力所及,远近距离心中亦大致有数。如若有翻山越岭的经历,就知道那情景、那感受完全不一样。走近山脚,迎面是山,再往前走,前后左右皆是山,看上去似乎很近,可是走起来,山回路转,崎岖曲折,绕了半天,还在那座山里,再回头一看,似乎也并没走多远,这样反复几次,人也累了,心也急了,于是乎心中不由地冒一个问题:何处是尽头,何时到尽头?诗的第一句:“登登山路何时尽?”便非常简洁地写出了这种心境。登登,这种声音有种艰难疲惫、单调沉闷之感,而这正是旅人此时的感觉和心情。诗的第二句承第一句而来,“决决”二字摹声又兼写形,表现了诗人选词造句的精巧。由于山峦叠嶂,泉水多,溪流长,所以“决决溪泉到处闻”。山间溪流水位落差大,流速急,才有“决决”之声。如果溪水流出了山,泄入平地,也就变得缓慢而无声息,因而那“决决”之声,仿佛也在告诉行人山路未尽。
  路未尽,仍须行。诗的二、三两句之间有一处省略,那就是行人在曲折难尽的山路上走了一程又一程。正在夜色苍茫,匆匆低头赶路之际,忽然听到几声犬吠,不觉停下了脚步,仔细倾听,可又别无动静,只听得山风阵阵,木叶萧萧。行人不觉顿悟,原来就是这“风动叶声”使得山犬惊吠,可见山林是多么的寂静,不过既有犬吠,也该有人或人家,于是他又迈开脚步,走着,走着,果然发现了“几家松火隔秋云” 的景象。走了一整天,旅人早已疲倦不堪,亟盼住店,此刻,那闪耀的松火虽然还隔着秋山雾霭,要走近也并非容易,但毕竟是看见了希望之所,盼到了歇宿的“山店”。只有历尽山路的艰辛,才知道此刻的快乐。旅人的欣喜之情不言而喻。
  这首诗没有用什么比兴手法,它主要描写山间行人的所见所闻,同时采取或虚或实的手法,将人物的行动贯串其间,通过人物行动和颇具特色的景物的结合,巧妙地刻画出人物心理和情绪的变化,富有艺术感染力。


相关阅读
1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琵琶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 【查看全文】

2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求蓬莱复西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求蓬莱复西归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西岳云台歌送丹邱子》,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 【查看全文】

3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出自汉朝诗人吴隐之的作品《酌贪泉》,其古诗全文如下: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注释】 ⑴据《晋书良吏传》记载,当时派 【查看全文】

4 巽卦为风_易经巽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巽卦出自古诗作品《易经六十四卦》,其释意如下: 【原文】 (巽下巽上)巽①: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②。吉,无咎 【查看全文】

5 旗裹金疮碎朔风,军中吮卒有吴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旗裹金疮碎朔风,军中吮卒有吴公出自明朝诗人徐渭的作品《龛山凯歌旗裹金疮碎朔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旗裹金疮碎朔风,军中吮卒有吴公。 更教厮养眠营灶,自向霜糟喂铁骢。 【查看全文】

6 太平世。少年时,忍把韶光轻弃。况有红妆,楚腰越艳,一笑千金何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太平世。少年时,忍把韶光轻弃。况有红妆,楚腰越艳,一笑千金何啻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长寿乐繁红嫩绿》,其古诗全文如下: 繁红嫩翠。艳阳景,妆点神州明媚。是处楼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