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9:57

  “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出自唐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舟中夜起》,其古诗全文如下:
  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
  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
  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
  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
  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
  鸡鸣钟动百鸟散,船头击鼓还相呼。
  【注释】
  ①菰(gu)蒲:茭白和菖蒲,均为浅水植物。
  ②“开门”句:诗人初听到风吹菰蒲之声,误以为是雨,谁知开门视之,竟是月光洒满了湖面的景象。
  ③“舟人”句:意谓夜已很深,船工和水鸟均已进入了梦乡。
  ④渚,水边。吊,怜悯。寒蚓,即蚯蚓。 ”。来自洲渚边的潮水在暗涨,其声幽幽咽咽,有如寒蚓蠕动的声音;
  【翻译】
  微风吹拂着湖中的菰蒲,沙沙作响;我还以为是下雨呢,打开舱门一望,却见到湖中洒满了银色的月光。水鸟都栖息了,舟子也进入了梦乡,忽然听到泼剌水响,原来是一尾大鱼在水里游窜,仿佛是野狐奔走在丛莽。夜深了,人与物都静悄悄地,只剩下我,站在船头,欣赏着这夜景,与身影相伴。潮水悄悄地上涨,那低咽的声息,恍如蚯蚓蠕动;一轮明月西坠,悬挂在岸边的柳条上,犹如蜘蛛悬挂在交织的蛛网。哎,我的一生老是忧愁不安,这清丽的境界,也只能是转眼过去,留作他年回想。你看,一会儿,鸡叫了,寺庙的钟声在湖面回荡,鸟儿惊起,散向四方。我的船,也在鼓声中,呼叫声中,解缆起航。
  【鉴赏】
  这是一个极美的夜境。
  “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诗人在舟中听到外面微风吹拂水草的声响,以为湖面上下起了蒙蒙细雨,于是,推开船门,去欣赏雨景,然而,看到的却是满湖月色,波光粼粼。这是诗人起首二句为我们描绘的境界。它不但巧妙地点出了 “舟中夜起”之题,而且,写出了诗人的幻觉。清人纪晓岚评此二句之境: “初听风声,疑其是雨;开门视之,月乃满湖”,可说是深有体会的。这种手法,前人也曾使用过,如唐人释无可 《秋寄从兄岛》云: “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但苏轼此二句,似比唐人之句更为成功。
  自“舟人水鸟”至“落月挂柳”六句,诗人描绘了舟中夜起后所观赏到的美丽画图, 曲折有致地表露了自己的心曲情怀。此六句可分三层,两句一折, 写出了 “静”、“独”、“冷”三种心境。
  “舟人水鸟”两句,诗人以动静相衬的手法,着重描绘夜境之静:此时,舟人、水鸟都已进入了梦境, 只有大鱼惊窜激起的水波声。这鱼声在静夜里格外响亮, 以致使诗人误以为是一只狐狸在草丛中惊窜而去。将 “大鱼”误作为“奔狐”,其中暗伏着将满是月华的湖面误作月光照耀下的草地,这是自“开门看雨月满湖”之后的又一次幻觉, 它是暗伏着的, 不易为人查觉。这境界,如梦如幻、极远极近、极奇极美, “静”字为其魂魄,如查慎行所评:“极奇极幻极远极近境界,俱从静中写出”(《初白庵诗评》)。诗人为什么如此喜爱这万籁俱寂的夜境呢?这需要多少了解一点儿苏轼当时的心情。苏轼早年曾“奋厉有当世志”,但二十余年仕宦生涯的体验,使他对之产生了厌恶情绪,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与诗人“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的天性格格不入,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与诗人自身的“野性”始终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诗人曾说自己是: “尘容已似服辕驹, 野性犹同纵壑鱼”( 《游庐山次韵章传道》), 就正是这一矛盾的形象写照。


相关阅读
1 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出自于诗经作品《驺虞彼茁者葭》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 彼茁者蓬,壹发五豵,于嗟乎驺虞! 【注释】 ⑴茁:草 【查看全文】

2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湘君》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 【查看全文】

3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满江红点火樱桃》,其古诗全文如下: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 【查看全文】

4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出自诗经的古诗作品《风雨鸡鸣喈喈》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 【查看全文】

5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九歌山鬼》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 【查看全文】

6 蓬蒿隔桑枣,隐映烟火夕。归来问夜餐,家人烹荠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蓬蒿隔桑枣,隐映烟火夕。归来问夜餐,家人烹荠麦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溪中早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山雪未尽,阴岭留残白。西涧冰已消,春溜含新碧。 东风来几日,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