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作品《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注释】
⑴张员外籍:即唐代诗人张籍。张籍曾任水部员外郎,故称“张员外”。曲江:水名。即曲江池。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是隋炀帝开掘的一个人工湖,唐代为著名游览胜地。白二十二舍人:即唐代诗人白居易。白居易排行二十二,又曾任中书舍人,故称“白二十二舍人”。
⑵漠漠:迷蒙一片。《西京杂记》卷四引汉枚乘《柳赋》:“阶草漠漠,白日迟迟。”淡云,薄云。唐刘禹锡《秋江早发》诗:“轻阴迎晓日,霞霁秋江明。”开:消散。唐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六:“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⑶青天白日:谓天气晴好。宋杨万里《明发房溪》诗:“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
⑷有底:有何,有什么事?对这句问话,白居易有诗《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作答:“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蹋雨曲江头?”时:相当于“啊”,语气词。
【翻译】
淡淡的阴云薄雾傍晚自行散开,万里青天白日朗朗映照着楼台。曲江上春水弥漫两岸繁花千树,你有啥事那么忙啊一直不肯来。
【鉴赏】
诗歌开篇描写了当天气候的变化。前三句描写了雨后曲江两岸的美丽景色。傍晚的天空还飘浮着淡淡的阴霾,但很快就消散了,显出了蓝天白日,碧空如洗,同楼台相映成画,美好的春天也就更为动人了。在曲江上,红花绿树倒映在江水之中,更衬托出春天的美丽。诗人用淡雅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清新的画卷,节奏欢快自然。
从美学观点看,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往往格外给人以美的享受。大概,水中、镜里反映出来的形象,总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一种澄明而又微茫仿佛的美感,其动人情处,往往超过实体。此诗写景之美,正从水中得来:久雨乍晴,蓝蓝的天,明晃晃的太阳,千门万户的楼台,姹紫嫣红的花树,统统倒映在“曲江水满”之中。花树和楼台的倒影斑驳地叠映在水里。于是,花从翠楼顶上长出来,鱼从绿树中间穿过去。偶然,微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楼台花树,摇晃生姿。这实比岸边实景更令人神摇心醉。
诗的结构也很有新意。它打破了绝句三句便转的规律,一连三句写景,第四句才陡然一问作结。这种结构上的特点,也很值得玩索。
这首诗是写给白居易的,除了倾诉自己的激情之外,也有惋惜和埋怨对方爽约的意思。诗人没有直接表露自己苦候、失望、埋怨的情绪,而是巧妙地极写曲江雨后空气清新景物明净所特有的美。曲江的春天,曲江楼台花树的迷人,愈是渲染得美好,愈显出辜负这良辰美景是多么可惜。末句虽只轻轻一问,尽管语气十分委婉,却把诗人这种心情表述得淋漓尽致。诗人构思巧妙,也于此可见。
相关阅读
1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作品《玉楼春春恨》,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 【查看全文】
2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出自唐朝诗人戴叔伦的古诗作品《兰溪棹歌》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 【查看全文】
3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出自唐朝诗人谢朓的作品《王孙游绿草蔓如丝》,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注释】 ①蔓:蔓延。 ②英:花。 【查看全文】
4 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春草宫怀古》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 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 【注释】 1、无 【翻译】 【查看全文】
5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古诗作品《石灰吟》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查看全文】
6 秋压更长,看见姮娥瘦如束。正古花摇落,寒蛩满地,参梅吹老,玉龙横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秋压更长,看见姮娥瘦如束。正古花摇落,寒蛩满地,参梅吹老,玉龙横竹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一寸金秋压更长》,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压更长,看见姮娥瘦如束。正古花摇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