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9:59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释】
  ⑷徂徕:山名,徂徕山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
  ⑸飞蓬:一种植物,茎高尺余,叶如柳,花如球,常随风飞扬旋转,故名飞蓬,又称转蓬。
  【翻译】
  辞行的酒虽已喝过,但我的游兴犹酣。几日来登山游水,把这里名胜几乎走遍。此次一别,不知何时再相聚这石门把酒言欢。秋风吹过,泗水的碧波已渐低落,而远处的徂徕山却一片苍翠海蓝。在这就要各自踏上飞蓬般的旅程之际,让我们再一次把酒杯斟满。
  【鉴赏】
  李杜同嗜酒,同爱游山玩水。他们是在秋高气爽、风景迷人的情景中分别的:“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这里形容词“明”用如动词,赋予静态的自然色彩以运动感。不说徂徕山色本身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徂徕山,和王安石的诗句“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所采用的拟人化手法相似,这就把山色写活,显得生气勃勃而富有气势。“明”字是这句诗的“诗眼”,写得传神而生动。在这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背景中,两个知心朋友在难舍难分,依依惜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好友离别,仿佛转蓬随风飞舞,各自飘零远逝,令人难过。语言不易表达情怀,言有尽而意无穷,那么,就倾尽手中杯,以酒抒怀,来一个醉别吧!感情是多么豪迈而爽朗。结句干脆有力,李白对杜甫的深厚友情,不言而喻而又倾吐无遗。
  这首送别诗以“醉别”开始,干杯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希望而毫无缠绵哀伤的情调。诗中的山水形象,隽美秀丽,明媚动人,自然美与人情美——真挚的友情,互相衬托;纯洁无邪、胸怀坦荡的友谊和清澄的泗水秋波、明净的徂徕山色交相辉映,景中寓情,情随景现,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这首诗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充满诗情画意,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相关阅读
1 儿当速成大,探雏入虎穴。当为万户侯,勿守一经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儿当速成大,探雏入虎穴。当为万户侯,勿守一经帙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骄儿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 四岁知名姓,眼不 【查看全文】

2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送友人入蜀》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 【查看全文】

3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出自宋朝诗人黄孝迈的作品《湘春夜月近清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 【查看全文】

4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西施咏》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粉粉 【查看全文】

5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出自宋朝诗人林景熙的作品《京口月夕书怀》,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 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 忽忆凭楼 【查看全文】

6 走去走来三百里,五日以为期。六日归时已是疑。应是望多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走去走来三百里,五日以为期。六日归时已是疑。应是望多时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走去走来三百里,五日以为期。六日归时已是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