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时忆问醒时事,梦魂可以相周旋”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作品《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还山识君心。
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生事。
山间偃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
卖药囊中应有钱,还山服药又长年。
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
眠时忆问醒时事,梦魂可以相周旋。
【注释】
⑺淙淙:流水声。晋陶潜《祭从弟敬远文》:“淙淙悬溜,暧暧荒林。”
⑻松子:松树的种实。可食。
⑼卖药”二句:东汉人韩康常在山中采药,到长安市上卖,三十多年口不二价。汉桓帝派人请他做官,他逃入山中隐居起来。这里以韩康比沈千运。
⑽白云:用南朝齐梁人陶弘景故事。杯中物:指酒。
⑾“梦魂”句:《世说新语·品藻》载,东晋名士殷浩和桓温齐名,而桓温“常有竞心”,曾要与殷浩比较彼此的高下,殷浩说:“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表示毫无竞心,因而传为美谈。
【翻译】
唱支《还山吟》,天高地远傍晚寒山多幽深,送你还山非常理解你的心。人到老成凡事须得任心意,见你懂得怎样安排一生事。山中俯仰自如无意不可至,石间泉水淙淙恰如风吹雨,桂花松子极多常常落满地。买药后衣袋里应有很多钱,回到山中服药又可以延年。白云悠悠相劝饮尽杯中酒,明月相伴哪里还不能成眠?睡时回忆追问醒来时的事,梦魂可以和我相互来周旋。
【鉴赏】
最后,诗人出奇地用身、魂在梦中夜谈的想象,形容沈的隐逸已臻化境。这里用了《世说新语·品藻》中东晋名士殷浩的典故。较之名士的“我与我周旋”,沈独居深山,隔绝人事,于世无名,才是真正的毫无竞心。他只在睡梦中跟自己的灵魂反复交谈自己觉醒时的行为。诗人用这样浪漫的想象,暗寓比托,以结束全诗,正是含蓄地表明,沈的隐逸是志行一致的,远非那些言行不一的名士可比。
综上可见,由于诗旨在赞美沈的清贫高尚、可敬可贵的隐逸道路,因此对送别事只一笔带过,主要着力于描写沈的志趣、环境、生计、日常生活情景,同时在描写中寓以古今世俗、真假隐士的种种比较,从而完整、突出地表现出沈的真隐士的形象。诗的情调浪漫洒脱,富有生活气息。加之采用与内容相适宜的七言古体形式,不受拘束,表达自如,转韵自由,语言明快流畅,声调悠扬和谐。
它取事用比,多以暗喻溶化于描写隐居生活的美妙情景之中,天衣无缝,使比兴形象鲜明,而又意蕴深厚,神韵维妙,呈现着一种饱满协调的艺术美感。大概由于这样的艺术特点,因而这诗尤为神韵派所推崇。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词作品《鹊桥仙》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 【查看全文】
2 阮公见钱入,即日弃其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阮公见钱入,即日弃其官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咏贫士袁安困积雪》,其古诗全文如下: 袁安困积雪,邈然不可干。 阮公见钱入,即日弃其官。 刍槁有常温,采莒足朝飡。 岂不 【查看全文】
3 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出自唐朝诗人毛文锡的作品《更漏子春夜阑》,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人不见,梦难凭,红 【查看全文】
4 三月正当三十日,占得,春光毕竟共春归。只有成阴并结子,都是,而今但愿著花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三月正当三十日,占得,春光毕竟共春归。只有成阴并结子,都是,而今但愿著花迟出自清朝诗人庄棫的作品《定风波为有书来与我期》,其古诗全文如下: 为有书来与我期,便从兰杜 【查看全文】
5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其古诗全文如下: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 【查看全文】
6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出自宋朝诗人张抡的作品《踏莎行秋入云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