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20:02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作品《封丘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注释】
  ⑴渔樵:打渔砍柴。孟诸:古大泽名,在今河南商丘东北
  ⑵乍可:只可。草泽:草野,民间
  ⑶宁堪:哪堪。风尘:尘世扰攘
  ⑷小邑:小城
  ⑸公门:国家机关。期:期限
  ⑹碎:一作“破”
  ⑺黎庶:黎民百姓
  【翻译】
  我本来是在孟渚的野外打渔砍柴的人,一生本是十分悠闲的。我这样的人只可在草莽之间狂放高歌,哪堪身居卑职,经受尘世扰攘之苦。只觉得小小城镇没有什么可做的,身在公门却什么事都有期限。那些下拜迎接大官长上的繁文缛节已经令我心力交瘁,奉命驱策百姓更让我感到悲哀。回到家中向家人征询意见,全家都苦笑着说,现在竟是这样。生计还是应该以耕田为主,世事人情都交付给那东流而去的江河之水吧。我梦中都在想念着的故乡在哪里呢,因为奉了君王之命暂时欲去又未去。我现在才知道梅福突然数次上书,又想起陶潜曾弃官而去,创作《归去来辞》。
  【鉴赏】
  在封建社会方面县吏执行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责,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参与压迫百姓。这首诗就写出了诗人任职期间在履行“拜迎官长”、“鞭挞黎庶”等奉上欺下活动时内心的痛苦与矛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
  开头四句高亢激越,这是压抑已久的感情的迸发。县尉只不过是“从九品”的卑微之职,主管的无非是捕盗贼、察奸宄一类差使。对一个抱负不凡的才志之士来说,是不甘堕落风尘,做个卑微的小吏的。他不由怀念起当年在孟诸(古泽薮名,故址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北,这里泛指梁宋一带)“混迹渔樵”、自由自在的生活。“乍可”“宁堪”相对,突出表现了诗人醒悟追悔和愤激不平的心情。不需要烦琐的描绘,一个忧愤满怀的诗人形象便突兀地站立在读者面前了。
  “只言”以下四句,紧接“宁堪作吏风尘下”,加以申述发挥,感情转向深沉,音调亦随之低平。诗人素怀鸿鹄之志:“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别韦参军》)到封丘作县尉,乃是不得已而俯身降志。当初只以为邑小官闲,哪知道一进公门,便是自投罗网,种种令人厌烦的公事,都有规定的章程和期限,约束人不得自由。更受不了的还有“拜迎长官”、“鞭挞黎庶”时的难堪,这对高适是莫大的屈辱,不能不“心欲碎”、“令人悲”。这两句诗可见诗人洁身自爱的操守,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的腐朽黑暗,对仗工整,情感激烈。


相关阅读
1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江夏别宋之悌》,其古诗全文如下: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 【查看全文】

2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出自唐朝诗人黄巢的作品《菊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释】 九月八:古 【查看全文】

3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紫骝马》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挥鞭万 【查看全文】

4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鲁东门观刈蒲》,其古诗全文如下: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 织作玉床席 【查看全文】

5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古诗作品《苏武庙》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 【查看全文】

6 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著眼未分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著眼未分明出自宋朝诗人陈师道的作品《放歌行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 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著眼未分明。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