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20:06

  “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秋宵月下有怀》,其古诗全文如下: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
  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注释】
  ①沾:润湿。
  ②栖:栖息。
  ③帘:即竹帘,可以卷起,故称卷帘。
  ④杵:春米、捣衣用的棒槌。此用作动词,指捣衣。
  ⑤佳期:原指与佳人相约会,后泛指欢聚之日。
  ⑥望望:望了又望。
  ⑦伫立:久久站立。
  【翻译】
  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在如此美丽的月光下,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而萤火虫也不敢和月光争一点光亮,随着卷起的门帘飞进了房间。邻杵夜声急,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寂静的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躁。现在回想,已是无言,唯有对着明月许愿:请在每个洒满月光的夜晚多停留片刻,因为每一滴月光,都带着我的思念。
  【鉴赏】
  第一,二句“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极为平淡的文笔勾勒出一幅孤清明月图,此时的明月很是寂静,甘心悬于秋空,也不霸道,只是将光彩照到晶莹的露水上,这不是一种炫耀,而是一种淡如水的关怀,就如诗人与明月有着一层微妙的关系。
  第三,四句“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飞”,这是极好的动态描写,惶诚惶恐的鹊仍没有找到自己的住处,而飞萤早巳随灯光飞人寻找它的寄托。这是对比的描写,在此写法之下,真切地感受到惊鹊的彷徨与恐惧,诗人正也如它,在众人欢聚的夜晚却不知何去何从,又得流连徘徊。
  而第五,六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更是加深了这一孤清的意境,在庭院中稀疏的树影中,在邻家急急的夜杵声中,他更显得形单影只,骨子深处的孤独更是无处逃逸,全部涌上心头,强烈而含蓄。
  于是诗人再也抑制不住,发出了第七句的“佳期旷何许”的感叹,以后便是最后一句的“望望空伫立”。冷清凄凉的庭院里,唯有他一人久久伫立、沉默,不愿离去。描绘了一幅凄凉幽冷的环境下,一人孤单只影远望的画面。
  通读整篇,发现并无任何用词新奇之处,但妙就妙在这意境的成功营造。诗人以流水般流畅的文笔,以“明月”“惊鹊”“寒影”等一组意象画出了一幅别样的孤清月夜图。徜徉其中,能清楚地看见他的思痕,触摸到他跳跃的文思,听到他的叹息。


相关阅读
1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出自于诗经作品《小旻》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谋犹回遹,何日斯沮?谋臧不从,不 【查看全文】

2 天子居未央,妾来卷衣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子居未央,妾来卷衣裳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秦女卷衣天子居未央》,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子居未央,妾来卷衣裳。 顾无紫宫宠,敢拂黄金床。 水至亦不去,熊来尚可当。 微身 【查看全文】

3 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谢无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谢无能出自清朝诗人钱继章的作品《鹧鸪天酬孝峙》,其古诗全文如下: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 【查看全文】

4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古诗作品《喜晴》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注释】 ①无 【翻译】 【查看全文】

5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 【查看全文】

6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清平乐绕床饥鼠》,其古诗全文如下: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