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20:06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早秋山中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注释】
  ⑹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
  ⑺蛩响:犹蛩声。唐王棨《离人怨长夜赋》:“远林而未有鸟啼,偏嫌耿耿;幽壁而徒闻蛩响,顿觉漫漫。”蛩:蟋蟀。
  ⑻柴门: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三国魏曹植《梁甫行》:“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⑼空林:渺无人迹的树林。晋张协《杂诗》之六:“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期:约,约定。
  【翻译】
  没有才能不能辜负圣明时代,思念回东溪守着竹篱故居。不厌弃尚平尽早了却儿女婚嫁,却嫌恨陶潜辞官归隐年岁已迟。逢临秋季草堂边蟋蟀叫得更急,时近黄昏深山里蝉鸣徒增悲意。柴门前寂寞冷清车马不到,空林中我独自与白云相依。
  【鉴赏】
  颈联是从山野间的昆虫的声音,也就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早秋寒凉萧瑟的特点。蟋蟀和秋蝉的凄苦音响,预示着一个寥落季节的来临,予人一种萧索落寞的秋季感受。临秋的蟋蟀响急,薄暮的寒蝉声悲,是景语,也是情语,映衬出作者的迟暮感。
  最后二句写诗人隐居山中,门庭冷落,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每天在林中散步,独与白云相伴,如闲云野鹤一般,充满幽居的情趣。这里说自己寂处山中,空林独往,只和白云期会,厌倦仕途的心情,约略可见。此诗主要申明作者自己无心世事,向往隐逸生活,抒发了一个隐士的情怀。全诗语言含蓄,意味悠长。


相关阅读
1 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陌上花三首》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注释】 【查看全文】

2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出自唐朝诗人张志和的古诗作品《渔歌子》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查看全文】

3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出自魏晋南北朝诗人曹操的古诗作品《蒿里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 【查看全文】

4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其古诗全文如下: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 【查看全文】

5 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出自宋朝诗人赵令畤的作品《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风试手先梅蕊,頩姿冷艳明沙水。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 清香闲自远,先向钗 【查看全文】

6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出自汉朝诗人汉乐府的作品《平陵东》,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