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52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出自汉朝诗人汉乐府的作品《平陵东》,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
  【注释】
  ①平陵:汉昭帝墓,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
  ②松柏桐:指墓地。仲长统《昌言》说:“古之葬者,松、柏、梧桐以识坟。”
  ③义公:古时对“好人”的美称。一说,义公是姓义的人。
  ④高堂:指官府衙门。
  ⑤走马:善跑的马。这句意思是说,官吏责令义公必须交钱百万外加两匹走马,而后才能获得释放。
  ⑥顾见:“顾”、“见”二字同义,看见。追吏:逼索财物的官吏。恻:悲痛。
  ⑦漉:渗出。这句是说,因悲痛心血都要渗出来了。一说,“漉”作“流尽”解。
  【赏析】
  这首诗每三句为一节。第一节写出事件发生的地点和经过。在平陵东侧一片阴森浓密的树林中,一位善良的平民遭到了绑架。事情发生得突然,义公心中充满了惊疑恐惧之情。这绑架良民的行径是何人所为?“不知”句提起疑问,含煳得极好。联系下文的“高堂”、“追吏”,可知这是官吏捕人。不言其“捕”而斥为“劫”,意在表现出官吏行事的粗暴凶狠。观其行迹,真如盗匪,使人不能相信这是官吏行径。直来到高堂之下,才敢确定这劫义公的竟是官府所为!以“不知”故作疑惑,含讽刺之意于言外,掲露出“官府即盗匪,官府甚于盗匪”的黑暗现实。笫二、三节就直写官吏敲榨勒索财物的强盗行径。高堂之上,本应是主持正义、惩办强暴的所在,现在却要义公“交钱百万两走马”,贪暴宫吏公然逼迫善良百姓,义公在猝然之间遭此厄运,如此惊人的巨额赎资怎能交纳得出?
  “两走马,亦诚难”,义公为此悲愁交加,百般煎迫。可稍有迟疑,摧辱即至,逼得他一看到追逼的官吏,就不由得心惊色变,“心中恻,血出漉”极写出义公内心痛愁恐惧的惨烈。在贪官暴吏敲骨榨髓的勒索之不,他感到彷佛心中的血都要流尽了。透过这极端痛苦的心 情,不难想象出义公在官府遭受到的摧辱与折磨该有多么严酷。在此绝望之中,他还有什么路可走呢?只好忍痛“归告我家卖黄犊”。一个善良的平民在虎狼之吏的逼迫下,就这样倾家荡产了。这悲惨的结局中又凝结着多少痛苦和悲愤!即便如此,可黄犊所值有限,以这点微薄的赎资能满足那贪狠恶吏的无厌之欲,使义公逃脱这场厄运吗?诗歌最终引发出对人的永久关切。
  这首诗和两汉其他乐府民歌一样,继承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通过“义公”被劫持、被勒索、被逼卖黄犊几个细节,从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揭露了一个社会问题:即广大人民的穷困是由于统治阶级的压迫使然,“义公”一家的遭遇即是一证。
  《平陵东》篇幅短小,情节也不复杂,但含意非常深刻。它反映了在黑暗残暴的社会中人民生活的艰难苦痛。在简洁的叙事中溶入抒情,表达人民痛楚、悲愤的感情,格调凝重。在语句上,毎节的第一句重复上一节的最后三个字,运用了民歌中常见的“顶针续麻”的修辞手法,以文字上的复迭,造成迂回往复、反复吟咏的效果,使语意更加连贯,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气氛。


相关阅读
1 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漫道行人雁后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漫道行人雁后归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南乡子新月又如眉》,其古诗全文如下: 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楼倚暮云 【查看全文】

2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浪淘沙》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查看全文】

3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出自唐朝诗人张籍的作品《征妇怨》,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 【查看全文】

4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查看全文】

5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卜算子慢江枫渐老》,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 【查看全文】

6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词作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红耦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