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20:08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注释】
  ⑴碛:沙石地,沙漠。这里指银山碛,又名银山,在今新疆库米什附近。李判官:不详其名。
  ⑵从远使:指在安西都护府任职。
  ⑶汉月:汉家的明月。借指故乡。乡泪:思乡的眼泪。
  【翻译】
  我孤身一人奉命出使到万里之遥的安西。一路上,想起家乡的月,不免对月垂泪;踩着脚下的沙,更觉路途艰辛。漫漫长路,似乎要走到大地的尽头,正如当年张骞寻找黄河的源头。通过了沙漠,走在广阔的高原之上,天似乎也变得低了。今日你我于军中痛饮,你将走上我来时的路。我乘醉写下家书,就请你为我传递。
  【鉴赏】
  这首诗本为送李判官入京,却先从自己从长安入安西着笔。“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说自己在公元749年(天宝八年)受高仙芝之聘,不远万里,从长安来到安西。安西,在唐代是一个十分遥远、荒凉的所在,不少人视为畏途,而诗人为实现一身报国志心甘情愿地前往这个遥远荒凉的地方。在“一身”与“万里”的悬殊中,表现出作者惊人而又超人的胆魄和勇气;同时,“一身”也包含离别家乡亲人之意,为下文写乡愁埋下伏笔。“从”、“向”二字的连用,又表现出作者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气概。两句起得十分有力,着墨不多,但却内涵丰富而又形象鲜明,为下面具体描写安西情形作了自然的导引。
  中间两联,是全诗的重点,作者着重写了来安西途中的所见所感。颔联“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写星夜兼程赶路的情形。在长安与家人见惯了的一轮明月,此时却独挂在沙漠上,显得有几分愁惨,仿佛在对人垂泪一样。这里不说自己因对月思乡而垂泪,却反说明月对己垂泪。而自己的思乡之念,已形象地见于言外。这也是将明月拟人化,赋予无生命的月亮以活泼的人格,给在沙漠上行进的孤身一人作陪衬,使得天上地下的景物融成一片,遥相对应,别有情致。在夜中行进,松软的沙子使坐骑格外吃力,“费马蹄”三字,既指对马蹄的磨损,更有沙软难行之意,足见行进的艰难,但作者仍然奋进不息。


相关阅读
1 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岁晏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 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去年米贵阙军食,今 【查看全文】

2 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定风波暮春漫兴》,其古诗全文如下: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 【查看全文】

3 千古恨,吾老矣。东游曾吊淮水。绣春台上一回登,一回揾泪。醉归抚剑倚西风,江涛犹壮人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千古恨,吾老矣。东游曾吊淮水。绣春台上一回登,一回揾泪。醉归抚剑倚西风,江涛犹壮人意出自宋朝诗人王埜的作品《西河天下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下事,问天怎忍如此!陵 【查看全文】

4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黄家洞雀步蹙沙声促促》,其古诗全文如下: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 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 彩巾 【查看全文】

5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春宿左省》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 【查看全文】

6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出自唐朝诗人翁宏的作品《春残又是春残也》,其古诗全文如下: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