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20:08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注释】
  1、封大夫:即封常清
  2、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
  3、黄花酒:菊花酒
  4、会:契合,相一致
  5、昔闻:以前听说的
  6、霜威:威严如霜
  7、亚相:此处指封常清
  8、杀气:秋日肃杀之气
  9、傍:依附。
  10、中军:此处以中军指代主帅
  11、征雁:南飞的大雁
  12、荷:承受恩惠。
  13、吾君:对封常清的尊称
  【翻译】
  重阳之日,大家一起喝菊花酒、登高山,这与传统的习俗是一样的。封将军治军威严峻厉,常让人感到一股肃杀之气。横笛凄凉的声音令南飞的大雁悚然惊动,娇美的歌声令边塞的云彩陶醉而降落。边廷上,幸喜没有战事,承蒙您的恩惠,戍守的人们得以放怀欢乐、醉舞军中。
  【鉴赏】
  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首联二句概言边塞无事,重阳佳节,众人按照传统的庆祝方式,喝酒登高,一派和熙欢乐之景。“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颔联二句意指封常清治军雷厉风行,又能在和平时期时刻保持谨慎。“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颈联二句是诗人信手描写节日里战士们的欢愉活动,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笛声、歌声里都蕴含着深深的思乡之情。“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尾联二句是称颂在封常清的英明领导下,边境安宁,因而将士们能在重阳佳节高歌豪饮。
  封常清是唐朝名将,在安史之乱初期因谗被杀,历史上对唐王朝统治者自毁长城的举动贬斥颇多,而这首诗中则生动反映了这位将领能征善战,治军严谨,同时又放达不拘与下属同乐的可贵品质。


相关阅读
1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七律答友人》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查看全文】

2 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 饥鹰 【查看全文】

3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送杜十四之江南》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 【查看全文】

4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出自宋代诗人颜真卿的古诗作品《劝学诗》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 【查看全文】

5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出自明朝诗人边贡的作品《午日观竞渡》,其古诗全文如下: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 【查看全文】

6 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门户单。身执略兮入西关。历险阻兮之羗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门户单。身执略兮入西关。历险阻兮之羗蛮出自汉朝诗人蔡文姬的作品《悲愤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门户单。身执略兮入西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