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欲把心期细问。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20:11

  “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欲把心期细问。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出自宋朝诗人陆淞的作品《瑞鹤仙·脸霞红印枕》,其古诗全文如下:
  脸霞红印枕,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屏间麝煤冷,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堂深昼永,燕交飞、风帘露井。恨无人说与,相思近日,带围宽尽。
  重省,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欲把心期细问。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
  【注释】
  9、朱幌:床上的红色帷幔。
  10、风景:情景。
  11、阳台:隐指男女欢会之地。用宋玉《高唐赋》中楚襄王梦会神女故事。
  12、迥:遥远。
  13、云雨梦:本指神女与楚王欢会之梦,引指男女欢会。
  14、心期:内心期愿。
  15、因循:轻易、随便。王舅《倦寻芳》:“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用同义。
  16、意稳:心安。
  【翻译】
  红霞般的脸蛋印着枕痕,一觉刚刚醒来,衣冠零乱也懒得去整。彩屏内水墨丹青透着冷意,但见丽人紧锁眉头,盈盈泪珠打湿脸上脂粉。白昼漫长庭院深深,燕儿双飞嬉戏在风帘露井。可恨身边没有一个人,能陪她诉说相思深情,近来衣带宽松得叫人惊心。
  一再地回想当年的幽会,残灯映照朱红帷慢,淡淡月光从纱窗透进,那时情景多么缠绵迷人。如今,通向他的路那么遥远,纵然想在梦中欢会,也一样没有定准。等到他归来时,要先让他去看败落的花枝,再把心中期盼之情细细盘问。问他为何怠惰耽误了青春,怎么会那样忍心。
  【赏析】
  “重省,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此情此景不由让女主人公回想起旧日一起欢聚的情景,静谧的夜里,朱红的帷帐内灯烛幽暗,淡淡的月光照在绮丽的纱窗上,那正是你我良宵共度时。“残”与“淡”给“灯”与“月”抹上一层伤别的色彩,景中有情,表现了少女对这难忘的时刻的回忆是痛苦的。这几句写佳人对美好往事的怀念,过片“重省”转入对女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刻画。
  “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阳台、云雨化用“巫山云雨”的典故。如今与爱人远隔万里,只能期望在梦中相见,希望能像楚襄王会亚山神女一样,但梦中之事又没个定准。这三句由回忆转到梦想,写尽其幽思的无限。
  “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却把心期细问。问因循、赶了青春,怎生意稳?”等他回来后,女主人公心想一定要先指着枝头的花朵让他看,让他明白“花无百日红”的道理,然后再仔细询问他在分别后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何迟迟不归。还要质问他,为什么就这样让大好的青春时光白白浪费。这几句心理描写细腻生动,表现了女主人公爱恨交加的心理状态,设问机灵,俗中有雅,动人心魄。
  这首词组细致入地展现了一位思妇因景伤怀——回忆往事——梦想——设想将来的心理发展轨迹,生动感人。全词语句华美、脉络清晰,是一首闺怨题材的佳作。


相关阅读
1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作品《踏莎行碧海无波》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 【查看全文】

2 倦途休驾,淡烟里、微茫见星。尘埃憔悴,生怕黄昏,离思牵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倦途休驾,淡烟里、微茫见星。尘埃憔悴,生怕黄昏,离思牵萦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庆春宫云接平冈》,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接平冈,山围寒野,路回渐转孤城。衰柳啼鸦,惊 【查看全文】

3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送韩十四江东觐省》,其古诗全文如下: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 【查看全文】

4 自怜两鬓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云山深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自怜两鬓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云山深处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祝英台近春日客龟溪游废园》,其古诗全文如下: 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斗草溪根,沙印小莲步。自 【查看全文】

5 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阿娇怨》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 须臾宫女传来信,言幸平阳公主家。 【注 【查看全文】

6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什么意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元代诗人慧能的古诗作品《菩提偈》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注释】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