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作品《登余干古县城》,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飞鸟不知陵谷变,朝来暮去弋阳溪。
【注释】
⑴馀干:唐代饶州馀干,即今江西省余干县。馀,即余。
⑵孤城:馀干古城原在一座小山上,故称“孤城”。
⑶楚水:淮水,这里指信江。馀干古城原在余江、汉江西北。
⑷女墙:城墙上的城垛。
【翻译】
登上孤城,空旷天低只觉人与白云齐,楚水以西像万古荒原没有人迹。当年的官舍秋草淹没,空空如洗;城垛尚在,夜乌栖息,发出哀啼。平沙辽远渺渺使人迷茫,落日亭亭而下比客人低。飞鸟不知道古城变深谷,朝来暮去悠然绕在弋阳溪。
【鉴赏】
这首即景抒情的诗篇,包蕴着深沉的叹喟,寂寥悲凉,深沉迷茫,情在景中,兴在象外,意绪不尽,令人沉思。
“孤城上与自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首联扣题,开篇即点明诗人登上馀干古县城后看到的景象:馀干古县城地势较高。周围又没有其他城乡相连,因被废弃又无人居住,俨然成了一座孤城,在城下抬头望去,已好像和白云连在一起,多年以来,这座古城一直矗立在楚水西畔,荒凉而孤独。首句中诗人站在城下,第二句的视角已转为凭楼远眺,诗人不动声色地写出了自己位置的转移:不论是“与白云齐”还是“万古荒凉”,都带有夸张的意味,意在表现馀干县城被抛弃后的沉寂和冷落。这既是客观意象的反映,同时也含有诗人自己的感情。
“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首联写的是古城全景,颔联中视角转入城内。诗人先写“官舍”,这昔日繁华的地方如今杂草丛生,被越来越高的蓬篙掩埋了起来;随后再写“女墙”,城墙还在,可是巡防的将士已经不见踪影,到了夜甲。城楼上看不到守夜人点亮的火光,只能听见一声声乌鸦的啼叫从旷野响起。“已空”对应“犹在”,物是人非之感顿生。“秋草”与“夜乌”两个带有冷色调的意象,承接首联中的‘’荒凉”一词,把古县城的残破和冷清刻画得淋漓尽致。
相关阅读
1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永王东巡歌试借君王玉马鞭》,其古诗全文如下: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查看全文】
2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出自宋朝诗人范仲淹的古诗作品《岳阳楼记》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 【查看全文】
3 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 【查看全文】
4 贼中何事先寒胆,海上连年未解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贼中何事先寒胆,海上连年未解围出自明朝诗人徐渭的作品《龛山凯歌县尉卑官禄米微》,其古诗全文如下: 县尉卑官禄米微,教听黄绶着戎衣。 贼中何事先寒胆,海上连年未解围。 【查看全文】
5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长恨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 【查看全文】
6 百川日东流,客去亦不息。我生苦漂荡,何时有终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百川日东流,客去亦不息。我生苦漂荡,何时有终极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别赞上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百川日东流,客去亦不息。我生苦漂荡,何时有终极。 赞公释门老,放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