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20:17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出自唐朝诗人沈佺期的作品《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注释】
  ②洛浦: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都洛阳
  【翻译】
  山岭是广阔天空与大地的分界,远离故乡只看得到无边的白云。洛水两岸风光何其美丽,这里的重山雾瘴难以忍受。你可渡过那风高浪急的南海,北边归去衡阳的大雁阵阵。两地间隔着遥远的距离,何时才能面圣明君呢。
  【鉴赏】
  颈联转为怀友,“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上句中的人指杜审言,意思是说:南海风高浪急,你可平安地渡过去了吗?是否已到达了峰州呢!下句“北望”似说自己,又似与朋友谈心;看那鸿雁到了衡阳就不用再向南飞了,待春暖花开就可返回故里。言外之意是:我们还不如雁,只能继续行役向南,归期无望。“几群”含意丰富,耐人寻味:那鸿雁且能“大小相从”,有群伴儿。而你我则分飞天涯,孤苦伶仃,要是我俩能像雁儿一样作伴就好了。这句诗抒发不堪回首的孤寂之情,进一步表达对杜审言的深刻思念。
  尾联回应首联,婉转地表达了盼赦的愿望。“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是写京都长安与岭南流放地之间虽然山重水复相距万里,但隔山隔水,隔不住思念君王的心。诗人所日夜盼望的是再拜见贤明君王的那一天。这联诗的遣词炼意很精妙,既表达了思念君王之赤诚,又没有谄媚阿谀之意味。将此联与前几联合读,同情之心便油然而生。沈佺期的七律,素来被认为高华典重,但此诗却不同于那些应制之作。它体现出了“朴厚自是初唐风气”。(《载酒园诗话又编》)《围炉诗话》亦评说道:“诗乃心声,心由境起,境不一则心亦不一,言心之词,岂能尽出于高华典重哉!”诗人从北方的宫廷走向南荒的流放生活,心与境都起了重大的变化,因此写出了这真挚动人气韵流畅的诗篇。


相关阅读
1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古诗作品《咏风》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 【查看全文】

2 君为女萝草,妾作冤丝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君为女萝草,妾作冤丝花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意》,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为女萝草,妾作冤丝花。 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 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 谁言会面易,各在青 【查看全文】

3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词作品《江楼夕望招客》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查看全文】

4 林卧愁春尽,搴帷见物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林卧愁春尽,搴帷见物华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宴梅道士山房》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林卧愁春尽,搴帷见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查看全文】

5 当上苑柳秾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当上苑柳秾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其古诗全文如下: 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 【查看全文】

6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灞陵行送别》,其古诗全文如下: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