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古诗作品《咏风》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注释】
⑴肃肃:形容快速。景:一作“风”
⑵加:给予。林壑:树林和山沟,指有树林的山谷
⑶驱:驱散,赶走。寻:一作“入”。涧户:山沟里的人家
⑷卷:卷走,吹散。雾:一作“露”。楹:堂屋前的柱子。山楹:指山间的房屋
【翻译】
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凉的风肃肃吹来,山谷林间顿时变得清爽凉快。它吹散了山中的烟云,卷走了山间的雾霭,显现出了山上涧旁的人家房屋。
【鉴赏】
宋玉的《风赋》云:“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下而加焉。”此篇所咏的“凉风”,正具有这种平等普济的美德。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风袭来,给人以快意和凉爽。那“肃肃”的凉风吹来了,顿时吹散浊热,使林壑清爽起来。它很快吹遍林壑,驱散涧上的烟云,使诗人寻到涧底的人家,卷走山上的雾霭,现出山间的房屋,诗人情不自禁地赞美它“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这风确乎是“有情”的。
“肃肃凉景生”,首句平直轻快,习习凉风飘然乍起。“加我林壑清”,是紧承上句,概写风不管深沟还是浅壑,不分高低贵贱,北风都遍施恩惠。“我”字的运用,加强了主观情感,表现了诗人胸襟的开阔。“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描写风为平民百姓送爽的具体情态。风,驱散了烟云,卷走了雾霭,穿行于涧户山舍将清爽带给人们。第五、六两句是赞扬风的品格。“去来固无迹”,指它行踪不定,似乎施惠于人们没有所图,不求回报。
“动息如有情”,借用《抱朴子·畅玄篇》“动息知止,无往不足”之意,形容风慷慨惠施,不遗余力,来去仿佛一个有情有义之人。这两句诗,夹叙夹议,巧妙地承前启后,自然地引出结联:“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白天,风为劳作的人们送来清凉,宁静的傍晚,又为歇息的人们吹奏起悦耳的松涛声。欣赏松涛的大多是士子或隐者,当然也包括了诗人自己。这里与“加我林壑清”中的“我”一样加深了主观意趣。
相关阅读
1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古诗作品《黄鹤楼》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 【查看全文】
2 商飙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商飙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出自宋朝诗人王沂孙的作品《扫花游秋声》,其古诗全文如下: 商飙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顿惊倦旅。背 【查看全文】
3 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奚。凤皇诏下,步步蹑丹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奚。凤皇诏下,步步蹑丹梯出自唐朝诗人毛文锡的作品《甘州遍秋风紧》,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风紧,平碛雁行低,阵云齐。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 【查看全文】
4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其古诗全文如下: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 【查看全文】
5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秋晓行南谷经荒村》,其古诗全文如下: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 【查看全文】
6 念荒寒、寄宿无人馆。重门闭、败壁秋虫叹。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念荒寒、寄宿无人馆。重门闭、败壁秋虫叹。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拜星月慢夜色催更》,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