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峰直临道,冰河曲绕城”出自唐朝诗人李世民的作品《入潼关》,其古诗全文如下:
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
霜峰直临道,冰河曲绕城。
古木参差影,寒猿断续声。
冠盖往来合,风尘朝夕惊。
高谈先马度,伪晓预鸡鸣。
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
别有真人气,安知名不名。
【注释】
①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境。
②崤函:崤山又称崤谷,是函谷的东端,故函谷也称崤函。
③襟带:如襟如带,比喻地形位置的回互接近。
④“高谈”句:宋人儿说,持“白马非马”论而折服齐稷下之辩者。后乘白马过关,则不得不交纳马税。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⑤“伪晓”句:战国时,孟尝君食客中有鸡鸣狗盗之技者,曾在函谷关伪作鸡鸣,使之过关脱险。见《史记·孟尝君列传》。
【翻译】
人常说崤函地势险要,(放眼望去)两座京城就环绕在如襟带的地形中,土塬之上已是白雪皑皑,冰冻的黄河绕过潼关古城。道路两旁的古木林高高低低,猿猴的啼叫声连绵不绝,潼关往来的车马从不停息,路面上风尘滚滚。一路骑马高谈,回忆起曾经的峥嵘岁月,天将亮未亮,城中的鸡鸣声传到了耳边。好男儿就该有弃繻赴边疆的远大志向,好男儿就该有为朝廷据守边关的壮志豪情,老子在《道德经》中所阐述的道理,又有几个人能够讲说明白呢。
【鉴赏】
《入潼关》全诗共七联。分为两个层次,前写景,后抒情。在写法上,这首诗写现实和咏古相结合,借咏古而舒情,尤显得质朴浑厚,雄厚有力。
《入潼关》前半部分叙写作者冬日入潼关时的所见所闻,描写出了潼关的地理形势和历史地位。从河南崤山、函谷关到陕西潼关这一段,70多公里蜿蜒在山间的道路,两边高中间低像盒子一样,所以称为函谷。函谷的东头,叫做函谷关,西头,就是潼关。函谷关,潼关一线道路狭窄,仅仅容一辆车通过,险要的地形直接关系着两京的安危(这里的两京是指,东京洛阳,西京长安)。时至初冬,临近路边的土塬之上已是白雪皑皑,冰冻的黄河环绕潼关古城,从道路两旁高高低低的古木林中传出断断续续的猿猴啼叫。
“冠盖往来合,风尘朝夕惊。”是讲潼关是进出长安的必经之路,各地官员及前往长安的学子常在此处聚集,潼关车马不绝,不时惊起风尘。唐朝的潼关是交通要塞,过往行人很多,很繁华。
“高谈先马度,伪晓预鸡鸣”是讲太宗进入潼关时的情景,太宗兴致过潼关时豪情万丈,内心激动,骑在马上与随行官员高谈阔论,作者回忆往昔峥嵘岁月,内心是非常激动的。在不知不觉中,前面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潼关塬上了,这个时候,天还没有大亮,站在潼关城上可以听到鸡叫的声音。
相关阅读
1 此去春风满箧。应时锁蛛丝,浅虚尘榻。夜雨试灯,晴雪吹梅,趁取玳簪重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此去春风满箧。应时锁蛛丝,浅虚尘榻。夜雨试灯,晴雪吹梅,趁取玳簪重盍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花心动郭清华新轩》,其古诗全文如下: 入眼青红,小玲珑、飞檐度云微湿。 【查看全文】
2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出自唐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作品《鹧鸪天代人赋》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 【查看全文】
3 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出自唐朝诗人李世民的作品《还陕述怀》,其古诗全文如下: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 【查看全文】
4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归朝欢和苏坚伯固》,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 【查看全文】
5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长沙过贾谊宅》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查看全文】
6 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莫厌岁寒无气味。余生今已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莫厌岁寒无气味。余生今已矣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谒金门示知命弟》,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