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20:28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曲江》,其古诗全文如下:
  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注释】
  ⑹华亭闻唳鹤:西晋陆机因被宦官孟玖所谗而受诛,临死前悲叹道:“华亭(陆机故宅旁谷名)鹤唳,岂可复闻乎?”后以“华亭鹤唳”,为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
  ⑺铜驼: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西晋灭亡前,索靖预见到天下将乱,指着洛阳宫门前的铜驼叹息道:“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⑻天荒地变:影响巨大而深远的巨变。指国家的沦亡。折:摧折。
  ⑼伤春:为春天的逝去而悲伤。一作“阳春”。“伤春”一词,在李商隐的诗歌语汇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曾被他用来概括自己诗歌创作的基本主题,这里特指伤时感乱,为国家的衰颓命运而忧伤。
  【翻译】
  放眼极望不见太平时皇帝车驾经过,空自在夜半时听到冤鬼的悲歌。不再有御驾载来倾国倾城的美女,玉殿旁的御沟依旧分来下苑清波。那被杀的陆机回忆起华亭听到鹤唳,像临老的索靖为担忧王室而泪洒铜驼。天翻地覆的巨变虽然已使人心摧魂折,比起伤春的悲恨这般感慨还未算多。
  【赏析】
  第五句承“空闻”句。这里用西晋陆机“华亭鹤唳”典故,用以暗示甘露事变期间大批朝臣惨遭宦官杀戮的情事,回应次句“鬼悲歌”。第六句承“望断”句与颔联。这里用西晋索靖“泣铜驼”典故,借以抒写对唐王朝国运将倾的忧虑。这两个典故都用得非常精切,不仅使不便明言的情事得到既微而显的表达,而且加强了全诗的悲剧气氛。两句似断实连,隐含着因果联系。
  末联是全篇结穴。在诗人看来,“流血千门,僵尸万计”的这场天荒地变──甘露之变尽管令人心摧,但更令人伤痛的却是国家所面临的衰颓没落的命运。痛定思痛之际,诗人没有把目光局限在甘露之变这一事件本身,而是更深入地去思索事件的前因后果,敏锐的觉察到这一历史的链条所显示的历史趋势。这正是此篇思想内容比一般的单纯抒写时事的诗深刻的地方,也是它的风格特别深沉凝重的原因。
  这首诗在构思方面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既借曲江今昔暗寓时事,又通过对时事的感受抒写“伤春”之情。就全篇来说,“天荒地变”之悲并非主体,“伤春”才是真正的中心。尽管诗中正面写“伤春”的只有两句(六、八两句),但实际上前面的所有描写都直接间接地围绕着这个中心,都透露出一种浓重的“伤春”气氛,所以末句点明题旨,仍显得水到渠成。


相关阅读
1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塞下曲骏马似风飙》,其古诗全文如下: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 【查看全文】

2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出自宋朝诗人陈与义的作品《怀天经智老因访之》,其古诗全文如下: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 【查看全文】

3 弃剑学丹砂,临炉双玉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弃剑学丹砂,临炉双玉童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口为人罗,白龙乃鱼服。得罪岂怨天,以愚陷网目。 鲸鲵未 【查看全文】

4 蟠龙吐耀虎喙张,熊蹲豹踯争低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蟠龙吐耀虎喙张,熊蹲豹踯争低昂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行路难三首飞雪断道冰成梁》,其古诗全文如下: 飞雪断道冰成梁,侯家炽炭雕玉房。 蟠龙吐耀虎喙张,熊蹲豹踯争低昂 【查看全文】

5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_道德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出生入死①,生之徒②,十有三③;死之徒④,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⑤,亦十有三。夫 【查看全文】

6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出自宋朝诗人李煜的作品《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