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铄王师,遵养时晦。时纯熙矣,是用大介”出自于诗经作品《酌·于铄王师》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于铄王师,遵养时晦。时纯熙矣,是用大介。
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
【注释】
⑴於:叹词。铄(shuò):美,辉煌。王师:王朝的军队。
⑵遵:率领。养:攻取。晦:晦冥,黑暗。
⑶纯:大。熙:光明。
⑷是用:是以,因此。介:助。
⑸龙:借为“宠”。荣,荣幸。
⑹蹻蹻:勇武之貌。造:借为“曹”,众,指兵将。
⑺载:乃。用:以。有嗣:有司,官之通称。
⑻实:是。公:指周公、召公。允(tǒng):借为“统”,统领。
【翻译】
王师美哉多英勇,率领他们荡晦冥。天下大放光明时,伟大辅佐便降临。我今有幸享太平,朝中武将骁且劲。现将职务来任命,周公召公作领军。
【赏析】
《酌》是《大武》五成的歌诗,《毛诗序》云:“《酌》,告成《大武》也。”(关于《大武》的详细介绍,可参看《周颂·我将》一篇的鉴赏文字)《大武》五成的乐舞表现的是周公平定东南叛乱回镐京以后,成王命周公、召公分职而治天下的史实。当时天下虽然稳定,但仍不能令人放心,所以成王任命周公治左、召公治右,周公负责镇守东南、召公镇守西北,即所谓“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诗经·鲁颂·閟宫》)。楚先祖熊绎此时受封于丹阳(今秭归附近),为子爵,盖亦有协助镇守江南的用意。就《酌》诗的内容而言,前五句是成王歌颂王师的战绩,并对统兵出征的统帅表示感激之情,也就是感激和歌颂周公。
后三句是成王任命周公、召公分职而治天下。当然,这时仍是周公摄政,但任命之事则不能不以成王的名义,告庙仪式的主人公也不能不是成王。故该诗的主人公表面上是成王,而实际上还是周公。《酌》向来多被认为是周公的乐舞(如郑笺云:“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归政成王,乃后祭于庙而奏之。”),也可证实这一点。前人或以为此诗是颂武王伐殷的,但武王并无“周公左召公右”的任命,而且诗中的“晦”也是泛指,不一定特指殷纣王。故不从。诗名为“酌”,《毛序》以为是“斟酌”之意(即“斟酌文武之道”),云:“言能酌先祖之道以养天下也。”恐不妥。“酌”亦可作汋、彴、勺等,就是以勺舀酒灌祭祖先神灵,说明该诗是灌祭祖先时所唱的歌。以歌诗而言则曰《酌》,以乐舞而言则曰《勺》,《仪礼》、《礼记》皆言舞《勺》,《勺》即《酌》。
郑觐文《中国音乐史》云:“(《礼记》)《内则》曰:‘十三舞《勺》。’又:‘成童舞《勺》舞《象》。’……《勺》为武舞,其诗为《酌》之章。按诗歌之节以为舞,列为学校普通教科,故曰成童则舞《勺》舞《象》。”可见《酌》作为乐舞,在当时是与《象》舞一样颇具代表性的。它可以作为《大武》的一成与其他五成合起来表演,就像现代舞剧中的一场,也可以单独表演。具体的舞蹈动作,参见《周颂·我将》一篇对《大武》的全面介绍。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古诗作品《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楼别夜堪惆恨,香灯半掩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 【查看全文】
2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出自唐朝诗人崔涂的古诗词作品《除夜有怀》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 【查看全文】
3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朝来白鸟背人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朝来白鸟背人飞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浣溪沙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其古诗全文如下: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朝来白鸟背人飞 【查看全文】
4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出自于诗经作品《常棣》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查看全文】
5 莲叶初生南浦。两岸绿杨飞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莲叶初生南浦。两岸绿杨飞絮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忆仙姿莲叶初生南浦》,其古诗全文如下: 莲叶初生南浦。两岸绿杨飞絮。向晚鲤鱼风,断送彩帆何处。凝伫。凝伫。楼外一江 【查看全文】
6 结多少悲秋俦侣,特地年年,北风吹度。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结多少悲秋俦侣,特地年年,北风吹度。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出自清朝诗人朱彝尊的作品《长亭怨慢雁》,其古诗全文如下: 结多少悲秋俦侣,特地年年,北风吹度。紫塞门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