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29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出自于诗经作品《祈父》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厎止?
  祈父,亶不聪。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
  【注释】
  ⑴祈父:周代掌兵的官员,即大司马。
  ⑵恤:忧愁。
  ⑶靡所:没有处所。
  ⑷厎:停止。
  ⑸亶:确实。聪:听觉灵敏。
  ⑹尸:借为“失”。饔:熟食。
  【翻译】
  司马!我是君王的卫兵。为何让我去征戍?没有住所不安定。司马!我是君王的武士。为何让我去征戍?跑来跑去无休止。司马!脑子的确不好使。为何让我去征戍?家中老母没饭吃。
  【赏析】
  全诗三章,皆以质问的语气直抒内心的怨恨。风格上充分体现了武士心直口快、敢怒敢言的性格特征。没有温柔含蓄的比或兴,诗一开头便大呼“祈父!”继而厉声质问道:“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意思是说:“为什么使我置身于险忧之境,害得我背井离乡,饱受征战之苦?”第二章与此同调,但复沓中武士的愤怒情绪似乎在一步步增加,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且自古兵政,亦无有以禁卫戍边者”(方玉润《诗经原始》)。武士说:“可你这司马,却为何不按规定行事,派我到忧苦危险的前线作战呢?”作为军人,本不该畏惧退缩。在国难当头之际,当饮马边陲,枕戈待旦。武士再次质问:“可你这司马太糊涂了,就像耳朵聋了听不到士兵的呼声,不能体察我还有失去奉养的高堂老母。”在第三章里,武士的质问变为对司马不能体察下情的斥责。同时也道出了自己怨恨的原因和他不能毅然从征的苦衷。“三呼而责之,末始露情”(姚际恒《诗经通论》)。
  对于温柔敦厚的诗国传统来说,这首诗似乎有过分激烈、直露的嫌疑,但直抒胸臆,快人快语,亦不失为有特色者。


相关阅读
1 无限幽恨,寄情空殢纨扇。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无限幽恨,寄情空殢纨扇。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斗百花飒飒霜飘鸳瓦》,其古诗全文如下: 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 【查看全文】

2 旧事逐寒潮,啼鹃恨未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旧事逐寒潮,啼鹃恨未消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其古诗全文如下: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两桨 【查看全文】

3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出自宋朝代诗人晏殊的古诗作品《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 【查看全文】

4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出自南北朝诗人谢眺的作品《游东田》,其古诗全文如下: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 【查看全文】

5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出自唐朝诗人杨万里的古诗作品《稚子弄冰》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查看全文】

6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古诗作品《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