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于北园,四马既闲。輶车鸾镳,载猃歇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34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輶车鸾镳,载猃歇骄”出自于诗经作品《驷驖》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驷驖孔阜,六辔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輶车鸾镳,载猃歇骄。
  【注释】
  ⑴驷:四马。驖:毛色似铁的好马。阜:肥硕。
  ⑵辔:马缰。四马应有八条缰绳,由于中间两匹马的内侧两条辔绳系在御者前面的车杠上,所以只有六辔在手。
  ⑶媚子:亲信、宠爱的人。
  ⑷狩:冬猎。古代帝王打猎,四季各有专称。《左传·隐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
  ⑸奉:猎人驱赶野兽以供射猎。时:“是”的假借,这个。辰:母鹿。牡:公兽,古代祭祀皆用公兽。
  ⑹硕:肥大。
  ⑺左之:从左面射它。
  ⑻舍:放、发。拔:箭的尾部。放开箭的尾部,箭即被弓弦弹出。
  ⑼北园:秦君狩猎憩息的园囿。
  ⑽闲:通娴,熟练。
  ⑾輶:用于驱赶堵截野兽的轻便车。鸾:通“銮”,铃。镳:马衔铁。
  ⑿猃:长嘴的猎狗。歇骄:短嘴的猎狗。
  【翻译】
  四马壮健毛色黑,缰绳六根手上垂。公爷宠儿一帮子,跟随公爷猎一回。猎官驱出应时兽,膘肥肉壮满地走。公爷一声“朝左射”,放箭直贯兽咽喉。狩猎归来游北园,四马轻松好悠闲。轻便副车铃铛响,车上息着众猎犬。
  【赏析】
  《毛诗序》谓此诗:“美襄公也。始命,有田狩之事,园圃之乐焉。”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有功,被周王始封为诸侯,后又逐犬戎,遂有周西都岐、丰八百里之地,为秦国日益强盛奠定基础。秦襄公的武略自有值得称道处,狩猎历来作为君王讲武的一个组成部分,此诗也反映了当时秦国的强大。
  古代帝王狩猎场面极其宏伟,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都极尽铺叙描摹之能事,对此作了生动反映。从扬雄《长杨赋》:“今年猎长杨,……罗千乘于林莽,列万骑于山嵎。”也可窥见其规模之一斑。而《驷驖》之妙却全在以简驭繁,以少胜多,仅三章章四句共48字即已写尽狩猎全过程,却同样使人觉得威武雄壮,韵味无穷。
  首章写将猎。取景从四匹高头大马切入,严整肃穆,蓄势待发,充满凝重的力度感。四马端端正正站着,只待一声令下,便拔蹄飞驰。镜头接着由马转移至控制着六根马缰绳的人。“六辔在手”,显得那样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充满自信。这是赶车人,也即下句所谓的“媚子”之一,即秦襄公的宠臣。他还不是主角,只是“从公于狩”的一个陪衬。真正发号施令的是秦襄公。他带领一大批“媚子”,大规模出猎。此章虽只撷取一辆狩猎车的情景,而声势浩大又纪律严明的场面已可联想得之。驭马与驭天下,其理一贯,如后世白居易《授韦贯之工部尚书制》所云:“善御者,齐六辔;善理者,正六官。”所以此章通过层层反衬,暗写秦襄公治军治国有方。
  次章写正猎。管山林苑囿的狩猎官,接到开猎的命令后,急忙打开牢圈樊笼,将一群群养得肥肥的专供王家狩猎作靶子用的时令兽驱出,于是乎轰轰烈烈的围猎场面就自然映现在读者脑海。这虽然只是个铺垫,但角度很巧妙,令人从被猎对象想像狩猎盛况,避实就虚,别具一格。至于为什么单单驱出“牡”兽,那是因为当时祭祀用的牺牲以牡为贵,不用牝兽。在纷纭的围场中,诗作的镜头紧紧跟随着秦襄公,只见他吆喝一声:“射左边的那一只!”果然那肥兽应弦而倒。这足见襄公武艺不俗。当然,他狩猎的对象只是驯养的野兽,这与《郑风·大叔于田》中“襢裼暴虎”(赤膊空拳打老虎)的公子相比,不免有点虚浮和滑稽。但以王侯之尊,他不能真正到深山老林与虎豹猛兽直接较量。那是不现实的。因此,此诗的描写非常切合主人公的身份地位。诗只举秦襄公一隅,可谓抓住了牛鼻子,其余留下一片空白,让读者去自行想像补充。对于秦襄公,也只是摄取了一个刹那间的特写镜头,而略去其他枝节,叙事中有描写,笔法老练简洁。
  末章写猎后。猎后情景可写的很多,如猎物的丰盛,猎者的欣悦等,但都未免落入寻常窠臼。此诗的猎后视角独特,大有王者风范。诗写猎后即游于“北园”,按常理推测那北园与猎场应该是相通连同在一区的,并非要绕道另去一处游息。故首句既是场景的转换,突出了王家苑囿之广大,也是氛围的转折,由张而弛。一个“游”字意脉直贯篇末。前“狩”后“游”,互为补充,整个过程相当完整。次句又着眼于“驷驖”,与首章相呼应,而神态则迥异,此处的驷驖不再是筋脉怒张,高度紧张,而是马蹄得得,轻松悠闲。一个“闲”字语意双关,马是如此,人也如此。后两句又对“闲”字着意渲染。輶车是一种轻便车。《周礼·校人》:“田猎则帅驱逆之车。”驱逆之车即是輶车,其作用在于围驱猎物,供猎者缩小包围。猎后的輶车已不用急驶飞赶,因而马嚼上铃儿叮当,声韵悠扬,从听觉上给人悠闲愉悦之感。最妙的是末句的特写,那些猎时奋勇追捕猎物的各种猎狗都乘在輶车上休其足力。这一宠物受宠的镜头很有情趣,也很耐人寻绎,将先前的紧张与现时的休闲形成鲜明对照,使末章的“闲”趣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叙事取景高度浓缩,突出典型场景和人物,抓住富于表现力的瞬间和细节,因而虽只窥豹一斑,却能使人想见全豹,其艺术概括力很值得借鉴。《诗经》中写狩猎的名篇有二,即《大叔于田》与此篇,前者反覆铺张,以繁见长,后者精要简约,以简著称,而这恰恰代表了我国文学的两大传统手法。


相关阅读
1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出自元朝诗人高启的作品《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 【查看全文】

2 两疏见机,解组谁逼。索居闲处,沉默寂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两疏见机,解组谁逼。索居闲处,沉默寂寥出自古诗作品《千字文》,其释意如下: 【原文】 两疏见机,解组谁逼。索居闲处,沉默寂寥。 【翻译】 疏广疏受预见到危患的苗头才告老 【查看全文】

3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出自汉朝诗人无名氏的作品《东门行出东门不顾归》,其古诗全文如下: 出东门,不顾归。 来入门,怅欲悲。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 【查看全文】

4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出自宋朝诗人陈维崧的作品《醉落魄咏鹰》,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 【查看全文】

5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观刈麦》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 【查看全文】

6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出自西汉诗人罗敷的作品《陌上桑》,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