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48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观田家·微雨众卉新》,其古诗全文如下: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注释】
  ⑽膏泽:谓贵如油的春雨。
  ⑾禀:储存谷物的屋舍。
  ⑿宿储:隔夜之粮。
  ⒀徭役:古时官府向人民摊派的无偿劳动。
  ⒁惭:羞愧。
  ⒂不耕者:做官的人。
  ⒃禄食:俸禄。
  ⒄闾里:乡里,泛指民间。
  【翻译】
  一场微细的春雨百草充满生机,一声隆隆的春雷惊蛰节令来临。种田人家一年能有几天空闲,田中劳作从惊蛰便开始忙碌起来。年轻力壮的都去田野耕地,场院又改成菜地也整理出来了。从田中归来常是太阳落山以后,还要牵上牛犊到西边山涧去饮水。挨饿辛劳农夫们从不叫苦,一场贵如油的春雨降下就使他们充满了喜悦。粮仓中早已没了往日的存粮,但官府的派差却还无尽无休。看到农民这样,我这不耕者深感惭愧,我所得的俸禄可都出自这些种田百姓。
  【赏析】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这二句写出了农民的勤劳朴实。
  “仑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在前面铺叙农忙之后,突然转笔写到农夫的无粮与徭役之苦,笔墨虽朴实,但同情之意流注其间,此二句可使读者纵观封建社会农夫被压迫之惨状。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是诗人以观感作结。讲食禄不耕者对衣食父母的农夫们的艰辛劳作而又饥寒的情况惭然生愧。“方惭”二字既是对不劳者的谴责,也是诗人对自己宦游食禄生活的自责。
  诗人在此诗中用通俗易懂的诗句描写了田家的劳碌和辛苦,表达了对其的同情,惭愧官吏的不劳而食。笔法朴实自然,不加渲染夸饰。


相关阅读
1 一番疏雨洗芙蓉。玉冷佩丁东。辘轳听带秋声转,早凉生、傍井梧桐。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番疏雨洗芙蓉。玉冷佩丁东。辘轳听带秋声转,早凉生、傍井梧桐。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风入松一番疏雨洗芙蓉》,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番疏雨 【查看全文】

2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北上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 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 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 沙尘接幽州,烽火 【查看全文】

3 烟外冷逼玻璃,渔郎歌杳,击空明归去。怨鹤知更莲漏悄,竹里筛金帘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烟外冷逼玻璃,渔郎歌杳,击空明归去。怨鹤知更莲漏悄,竹里筛金帘户出自宋朝诗人李莱老的作品《壶中天登寄闲吟台》,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飙荡碧,喜云飞寥廓,清透凉宇。倦鹊 【查看全文】

4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别东林寺僧》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注释】 ①庐山:山名,在江 【查看全文】

5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 【查看全文】

6 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出自宋朝诗人陈亮的作品《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