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48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塞下曲·塞虏乘秋下》,其古诗全文如下: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注释】
  ⒂虎竹:兵符。龙沙:即白龙堆,指塞外沙漠地带。
  【翻译】
  胡虏乘着秋高马肥之际兴兵南侵,唐朝大军出动兵马前去迎敌。将军带着虎符出征,战士们在龙沙坚守御敌。夜晚的月亮弯如弓影,胡地的霜雪凝剑成花。大军尚未进入玉门关,闺中的少妇还是不要太着急了吧。
  【赏析】
  首联两句,分述了敌我两军的态势,指明了这场战争的性质。“塞虏”,塞外的强盗,含有轻蔑、贬斥之意。当时的北方诸胡,有的还是原始部落,有的则转向世袭王权制,处于原始社会解体时期。他们对唐王朝的物质文明常怀觊觎之心,故边境屡遭蹂躏边塞战争大都起因于此。“乘秋下”,是指到了秋收季节,他们就乘隙而入,烧杀劫掠。“天兵”,天朝的军队,含有歌颂、赞美之意。他们堂堂正正,出塞去抗击胡虏。通过措词的褒贬色彩,表明了诗人鲜明的爱憎。
  颔联两句,与首联“天兵”照应。“虎竹”,兵符,分铜虎符与竹使符两种,合称虎竹,由朝廷和将领各执一半,发兵时相对合作为凭证。“将军分虎竹”,是指将领接到征战的诏令。“战士卧龙沙”,指军队已抵达塞外战场。“龙沙”,指白沙堆沙漠,在楼兰国附近。这两句属对工整,气势磅礴。从将军到战士,同仇敌忾,威严整肃,争相建功报国。刚刚颁发诏令,很快就已深入敌区,表明进军神速,所向无敌。


相关阅读
1 含愁独倚闺帏,玉炉烟断香微。正是销魂时节,东风满树花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含愁独倚闺帏,玉炉烟断香微。正是销魂时节,东风满树花飞出自唐朝诗人毛熙震的作品《清平乐春光欲暮》,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光欲暮,寂寞闲庭户。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 【查看全文】

2 世道日交丧,浇风散淳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世道日交丧,浇风散淳源出自唐朝诗李白的作品《古风世道日交丧》,其古诗全文如下: 世道日交丧,浇风散淳源。 不采芳桂枝,反栖恶木根。 所以桃李树,吐花竟不言。 大运有兴没 【查看全文】

3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出自晋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己酉岁九月九日》,其古诗全文如下: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清气澄余 【查看全文】

4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古诗作品《游终南山》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 【查看全文】

5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出自西汉诗人李延年的古诗作品《李延年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查看全文】

6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词作品《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