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踏莎行·燕燕轻盈》,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注释】
⑷郎行:情郎那边。
⑸淮南二句: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一:“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咏怀古迹》五首之三:“环佩空归月夜魂”。此处化用其意。淮南,此指安徽合肥恋人所居地。
【翻译】
燕子轻盈,黄莺娇软。又见到了你,声容依旧,风姿依然,梦中分明是你姗姗向我走来,一步一 轻盈,一声一娇软。你怨嗔——薄情郎怎知不眠时长夜漫漫?春风初吹入阁楼,心,早已被相思浸染。
你说记得,分别时一针一线,为我缝制冬衣春衫。分别后一字一行,挑灯夜读捎回的信笺。一缕相思离魂,暗自追逐情郎,天涯芳草都行遍。啊,那淮南归路,一轮皓月渐冷,正洒照着千重青山,忽忽你的魂梦归去,夜色沉黑里,孤零零,无人陪伴。
【赏析】
小题指出本词写作时间是孝宗淳熙十四年正月初一,地点是在金陵附近的江上舟中。词虽短小,但却写得纡回曲折,含蓄而多不尽之意。上片写梦境,但不先说破,却着力刻画伊人形象(莺莺、燕燕本为女子名,这儿即指伊人),且轻盈、娇软形容她的体态、举止和谈吐,真使人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接着点出上面两句乃是写梦中人,作者是在梦中(华胥国)和她相会。“夜长”两句补叙梦中情,两人互诉情怀的口吻宛然在目:她在埋怨薄情郎怎能想象她长夜怀念之苦,他则有感于相思情意比春天来得还快。这是交织着欢乐与痛苦的场面。
下片是梦醒以后。先写睹物思人,随即借用富于浪漫情调的倩女离魂故事,设想伊人亦如倩女一般,其离魂亦不远千里来与自己梦中相会、黯然归去的凄凉况味,借此展开新的境界。这种写法,做到了白石自己所说的“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也”。
王国维对白石词多贬语:“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人间词话》)但对本词结尾两句却特别推重:“白石之词,余所最善者,亦仅二语:‘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同上)。月光皓洁,千山冷寂,在大自然静谧的气氛中,更突出了离魂踽踽独行、伶仃无依的姿影,而词人魂牵梦萦的怜念之情也随而徐徐流露。《人间词话》又指出:诗人“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花鸟本来不知人的忧乐,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乃是借花鸟以说明特定环境之下人的主观心情。白石此二语之受到激赏,恐怕也在于其能使客观的“外物”(冷月千山)与自己主观的内心活动相互映照衬托,从而暗示出词人蕴藏于心底的无限深情。
相关阅读
1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出自清朝诗人曹雪芹的作品《葬花吟》,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 【查看全文】
2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出自唐朝诗人卢纶的古诗作品《逢病军人》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注释】 【查看全文】
3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浪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浪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出自宋朝诗人王沂孙的作品《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 【查看全文】
4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其古诗全文如下: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 【查看全文】
5 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连雨独饮》,其古诗全文如下: 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 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 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 试酌百情远, 【查看全文】
6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作品《早发竹下》,其古诗全文如下: 结束晨妆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炊烟当树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