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其古诗全文如下: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注释】
⑴添字丑奴儿:词牌名。又名”添字采桑子“。”丑奴儿“”采桑子“同调而异名。添字:在此词中具体表现为:在”丑奴儿“原调上下片的第四句各添入二字,由原来的七字句,改组为四字、五字两句。增字后,音节和乐句亦相应发生了变化。
⑵中庭:庭院里。
【翻译】
不知是谁在窗前种下的芭蕉树,一片浓阴,遮盖了整个院落。叶片和不断伸展的叶心相互依恋,一张张,一面面,遮蔽了庭院。满怀愁情,无法入睡,偏偏又在三更时分下起了雨,点点滴滴,响个不停。雨声淅沥,不停敲打着我的心扉。我听不惯,于是披衣起床。
【赏析】
这首词应是李清照在建炎三年(1129年)其夫赵明诚死后南渡时所作。作者因见雨打芭蕉,触景伤怀,使得作者想起失去的家园,死去的丈夫,想到动荡不安的时局和苟且无能的赵构小朝廷,想到不知何时才能“相将过淮水”,更加无法入睡。在这种场景下,词人写下了这首《添字丑奴儿·芭蕉》,以表达作者思念故国、故乡的深情。
这首词通过雨打芭蕉引起的愁思,表达作者思念故国、故乡的深情。上片咏物,借芭蕉展心,反衬自己愁怀永结、郁郁寡欢的心情和意绪。首句“窗前谁种芭蕉树”,似在询问,似在埋怨,无人回答,也无须回答。然而通过这一设问,自然而然地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南方特有的芭蕉庭院。接着,再抓住芭蕉叶心长卷、叶大多荫的特点加以咏写。蕉心长卷,一叶叶,一层层,不断地向外舒展。阔大的蕉叶,似巨掌,似绿扇,一张张,一面面,伸向空间,布满庭院,散发着清秀,点缀着南国的夏秋。
相关阅读
1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乌栖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 【查看全文】
2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销金镜,渐懒趁时匀染。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空见说、鬓怯琼梳,容销金镜,渐懒趁时匀染。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过秦楼水浴清蟾》,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 【查看全文】
3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出自南北朝诗人徐干的作品《答刘桢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 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 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 陶陶朱夏德, 【查看全文】
4 薄言追之,左右绥之。既有淫威,降福孔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薄言追之,左右绥之。既有淫威,降福孔夷出自于诗经作品《有客》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客有客,亦白其马。有萋有且,敦琢其旅。 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言授之絷,以絷其马。 【查看全文】
5 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定风波暮春漫兴》,其古诗全文如下: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 【查看全文】
6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出自宋朝诗人岳飞的作品《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其古诗全文如下: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