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作品《东溪·行到东溪看水时》,其古诗全文如下: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注释】
⑸蒲茸:初生的菖蒲。
⑹净于筛:被筛选干净。
⑺住不得:再不能停留下去了。
⑻薄暮:黄昏。
【翻译】
我来到东溪边观赏溪景,面对着水中的孤石迟迟舍不得上船离开。野鸭在岸边睡着,充满闲情逸趣;老树伸展着秀丽的枝干,繁花似锦,惹人喜爱。溪旁短短的蒲草整齐得似乎经过修剪,平坦的沙岸,洁白的沙石仿佛多次被粗选细筛。我虽然迷上了这里但不得不回去,傍晚到家马儿已累得精疲力衰。
【赏析】
这两句合起来看,那就是写出了一个清淡平远而又生意盎然的自然景象,又写出了一个活静自得而又老当益壮的人物心情。每句前四字写景,后三宇写意,边写边议,有景有意,而意又饱和在情中,使景、情、意融为一体。从而既写出深层的含义,而又保持鲜明、生动的形象,它成为“名句”,其妙处是可以说清的。
三、四句写水旁岸上;五、六句则写水中洲渚。梅尧臣《游隐静山》有“溅溅涧水浅,苒苒菖蒲稠。菖蒲花已晚,菖蒲茸尚柔。”《会胜院沃州亭》中又有“前溪夹洲后溪阔”。是东溪中有洲渚(即第二句所云“孤屿”。谢灵运有《江中孤屿》诗),而蒲茸为宣城山水间常有之植物。加上“浅浅”与“齐似剪”,形象尤为鲜明。“山净江空水见沙”,韩愈曾经这样写过。但韩写的是江是急流;梅尧臣在句中加上“平平”和“净于筛”,则表现溪水的清澈而又平静,更具有江南特征。这两句只写景,而春意之融和、游人之喜悦,自在言外。
结以“情虽不厌”,总括了中间四句,并回应了第二句的“发船迟”。“情虽不厌”,但事实上又不可能在这个野溪边住下;尽管如此,仍然直到“薄暮”才“归来”。这和王安石“爱此江边好,流连至日斜”(《小舫》),用意相同。至于归到城中之后,就免不了车马驰逐,没有东溪那种闲逸之趣了。两句中有四层转折,在多狄转折中,写出最深层的含义,此是韩、柳“古文”的长技,以梅尧臣为“开山祖师”的宋诗的“以文为诗”,主要就表现在这等地方。它的长处,在于“尽意”;但言之太尽,形象性不免有所减溺,此诗末两句即过于质木。
这首诗有新意,有名句,有“道前人所未道”之处,至于通篇结构严密,层次繁多,对诗歌语言的发展,很有作用。尤其是二、三两联,意新语工,都是前四字写景,后三字写意,边叙边议,有浓郁的情趣。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出自先秦诗人无名氏的作品《楚狂接舆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注释】 ① 【查看全文】
2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出自于诗经作品《文王有声》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文王有声,遹骏有声。遹求厥宁,遹观厥成。文王烝哉!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 【查看全文】
3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怨情》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注释】 ⑴卷珠帘:意指其卷帘相 【查看全文】
4 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拟古十二首世路今太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 万族皆凋枯,遂无少可乐。 旷野多白骨,幽魂共销铄。 荣 【查看全文】
5 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其古诗全文如下: 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 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 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 【查看全文】
6 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冬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冬季出自唐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腊前月季》,其古诗全文如下: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 别有香超桃李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