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作品《霜天晓角·晚晴风歇》,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当选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注释】
数枝雪:数枝白梅如雪。
绝:到极点、顶峰。
【翻译】
春寒凛冽,寒气已渐渐离去,傍晚时天晴雨住。几枝寒梅立在风中,浮云在天上来来去去,梅花白如胜雪。这景致真是绝美,人的愁情也无限。空对这如此的美景,我无比寂寞孤单,想倾诉心中的惆怅?只有那两行低飞的鸿雁,知道我独坐在高楼上,思念伊人。
【赏析】
下阕“胜绝”是对上阕的概括。景物很美,而“愁亦绝”。“绝”字重叠,就更突出了景物美人更愁这层意思。如果说原来春零抖峭,馀寒犹厉,景象的凄冷萧疏,与人物心情之暗淡愁苦是一致的话,那么,景物之极美,与人之极愁,情景就似乎很不相阔了。
其实这种“不一致”,正是词人匠心独运之所在。“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以景色之优美,反衬人之孤寂,不一致中就有了一致,两个所指相反的“绝”字,在这里却表现了矛盾的统一。词中的主人景愈美而愈愁。此情谁共说”。无处诉说,这就衬出了悲愁的深度。结尾三句,又通过景物的映衬写出了人之情。雁有两行,反衬人之寂寞孤独;雁行之低,写鸿雁将要归宿,而所怀之人此时仍飘零异乡,至今未归。唯有低飞之雁才能看见春夜倚楼之人。鸿雁可以传书,则此情可以托其诉说者,也只有这两行低雁了。下片所写之景,有雁,有楼,有月,从时间上来说,比上片已经迟了;但是,从境界上来说,与上片淡淡的云,疏疏的梅,恰好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调和的画面,与画楼中之人以及其孤寂独处的心情正复融为一体,从而把怀人的感情形象化了。越是写得含蓄委婉,就越使人感到其感情的深沉和执着。以淡景写浓愁,以良宵反衬孤寂无侣的惆怅,运密入疏,寓浓于淡,这种艺术手法是颇耐人寻味的。
相关阅读
1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芙蓉楼送辛渐》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查看全文】
2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其古诗全文如下: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 【查看全文】
3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阿房宫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 【查看全文】
4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 【查看全文】
5 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其古诗全文如下: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 【查看全文】
6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蹋里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蹋里裂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卷长林梢,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