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玉漏频。已三更,对栖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04

  “斗转星移玉漏频。已三更,对栖莺”出自宋朝诗人和凝的作品《江城子·斗转星移玉漏频》,其古诗全文如下:
  斗转星移玉漏频。已三更,对栖莺。历历花间,似有马啼声。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
  【注释】
  ①玉漏频:指计时的漏声频频传来。均指时间的推移。
  ②历历:分明可数,形容马蹄声非常清晰。
  ③绣户:绣花的门帘。 敛手:拱手,表示恭敬。
  【翻译】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已经到了三更时间,面对对面树上栖息着的黄莺,独自忧伤。在花的远处,传来一阵清晰的马蹄声。女孩不由得笑了,整理好衣襟配饰,面向男孩前来的方向拱拱手,走下台阶走出庭院迎接男孩的到来。
  【赏析】
  首三句从时间的推移下笔,起句写斗转星移、玉漏频催,已由“月上门”到“三更天”了,女主人把视线由室内的云母屏风移到室外栖息的黄莺身上,不仅表示时间的推移,而且是感情的升华。她等待的情人,未到约定的兰更而不来,她虽然急不可待,但还能自解。这一句用“转“、“移”、“频”连续三个动词表达少女对时光流逝的焦虑,以异于常人的感觉来表现她的炽热感情,给读者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独坐三更,面对栖莺,女主人公的情思是可以推知的。她会由夜莺都已栖息联想到自己还不能与所期待的潘郎相会,而有感于人不如鸟,由愁而怒。女主人公的遐想幽思可以是无边无际的,她的忧愁怒情也看似无穷无尽。
  但下两句却一下子打破了静夜的沉闷空气,扫去了她心头的重重愁云和脸上的怒容,成为全词的起伏、转折之点。“已三更”时她仍然还在倾听着马嘶声。不过,此刻从花间小路上传来的不是老远就可听到的马嘶声,而是近处才可听到的马蹄声。这分明是她一直盼望听到的声音。末尾三句则急转直下:盼望已久的潘郎终于骑马疾驰归来,女主人公欣地的整理好衣服头饰,打开门户,轻快地走出房门,走下台阶到庭院相迎,从而结束了大半夜的期望与等待。
  这首词与前一首都采用了直陈其事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一系列动作的描绘,展示了青年男女密约幽会的动人意境。在细节和心理描写上,细腻、生动、逼真,因而人物形象非常鲜明,真有呼之欲出之感。


相关阅读
1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其古诗全文如下: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 【查看全文】

2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归嵩山作》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 【查看全文】

3 时当汉腊遗臣祭,义激韩雠旧相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时当汉腊遗臣祭,义激韩雠旧相家出自清朝诗人顾炎武的古诗词作品《又酬傅处士次韵》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清切频吹越石笳,穷愁犹驾阮生车。 时当汉腊遗臣祭,义激韩雠旧相家 【查看全文】

4 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六幺令绿阴春尽》,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一寸狂心 【查看全文】

5 恣游人、无限驰骤,娇马车如水。竞寻芳选胜,归来向晚,起通衢近远,香尘细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恣游人、无限驰骤,娇马车如水。竞寻芳选胜,归来向晚,起通衢近远,香尘细细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长寿乐繁红嫩绿》,其古诗全文如下: 繁红嫩翠。艳阳景,妆点神州明媚。 【查看全文】

6 大溪面。遥望绣羽冲烟,锦梭飞练。桃花三十六陂,鲛宫睡起,娇雷乍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大溪面。遥望绣羽冲烟,锦梭飞练。桃花三十六陂,鲛宫睡起,娇雷乍转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溪面。遥望绣羽冲烟,锦梭飞练。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