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语曾来客,花催欲别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06

  “燕语曾来客,花催欲别人”出自唐朝诗人司空图的作品《退居漫题·燕语曾来客》,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语曾来客,花催欲别人。
  莫愁春又过,看著又新春。
  【注释】
  ⑶催:指花开花谢
  【翻译】
  燕子呢喃曾到这里做客,花开又谢将要离别故人。不要忧愁春天已经过去,眼看着又到来一个新春。
  【赏析】
  第三首诗写的还是春暮之感。开头两句也是对仗,别具一格。第一首前两句对仗一暗一明交相辉映,第三首却是利用两度时间来互为对衬。春燕归来,梁上作栖,呢喃细语,转眼都成往事。你看,“曾”字用得多么传神!春光烂漫,一阵阵催着百花开放,然而,这正是催着百花与春光同逝,终于与赏花人分别。花开是催,花谢是催。暮春催去了残花,而花谢则更带去春光。这里的“欲别”是说花正在被催走,亦即欲别而未别之时。这是使人非常难堪的。一边是回忆曾经带来过春天的燕子,一边却又悬想着即将来临的与春天的别离。这样一种时间的互衬,把春光渲染得来去匆匆,使人深感惋惜与忧心。
  同前一首一样,这里“莫愁”一折,也有着峰回路转、洒落挺拔的情趣,使人看到希望和信心。“莫愁春已过,看着又新春”,这可以说是司空图诗论中“生气远出,不着死灰”(《诗品》)的实例。这两首小诗始终无颓萎之气,能使读者翛然远瞩,寄期望于前程,为迎接新的春天而更相信青春必能永葆。从司空图的大部分诗歌看来,他的情调经常倾向于消沉和抑郁,但也有一部分作品表现为“不堪寂寞对衰翁”的磊落之气;而这两首诗恰可以说是两种心情交织而亮色较为显著的典型。表面看来,这两首诗前后两部分的情调互不相同,然而从诗人感情变幻起伏的汇归来说,却又完全统一。惟其春暮,所以分外惜春,而惜春的最终目的却是期待“新春”的降临。


相关阅读
1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出自宋朝诗人范仲淹的古诗作品《岳阳楼记》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 【查看全文】

2 大江分九流,淼淼成水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大江分九流,淼淼成水乡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自浔阳泛舟经明海》,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江分九流,淼淼成水乡。 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 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 观涛 【查看全文】

3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除平满白皑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除平满白皑皑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古诗作品《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除平满白皑皑。 今朝蹈作琼瑶迹,为有诗人 【查看全文】

4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出自清朝诗人黄遵宪的作品《赠梁任父同年》,其古诗全文如下: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注释】 【查看全文】

5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日日日日春光斗日光》,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注 【查看全文】

6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