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多违谢傅,天遽夺杨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12

  “事多违谢傅,天遽夺杨公”出自宋朝诗人陈师道的作品《挽词·恭默思良弼》,其古诗全文如下:
  恭默思良弼,诗书正百工。
  事多违谢傅,天遽夺杨公。
  一代风流尽,三师礼数崇。
  若无天下议,美恶并成空。
  【注释】
  ⑴丞相温公:即司马光。司马光在宋哲宗时曾任丞相,死后封温国公,故称“丞相温公”。
  ⑵诗书:“诗书”即《诗经》和《尚书》。
  ⑶谢傅:即东晋宰相谢安。
  【翻译】
  司马丞相堪为君王的贤良辅弼,其道德文章堪作百官楷模。可惜事与愿违,他就像谢安和杨绾一样本志不遂。一代风流人物就这样遽然凋谢了,卒后赠封太师,葬礼也非常隆重。如果没有天下舆论众口一辞的哀悼赞叹,那么死后的封赠全不值分文。
  【赏析】
  第一首诗一开始就拉出一些历史上著名的宰相作比,赞美司马光是一代贤相。“恭默思良弼”用《尚书·说命》里的典故。所谓“恭默思道,梦帝赉于良弼”,说商王武丁沉思治理天下之道,梦见天帝赐给他贤良辅弼,后来果然得到傅说。这是比喻宋哲宗起用司马光。“诗书正百工”,是说司马光的道德文章都足以领袖群伦,做百官的楷模。“诗书”,代指儒家经典,“百工”即百官,语出《尚书·尧典》:“允釐百工。”首联这种写法一下子就把司马光捧得很高,有高屋建瓴之势。
  颔联又推出两位名相。“谢傅”即晋代名臣谢安,《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出镇新城,疾笃还都,自以本志不遂,深自慨失,既薨,赠太傅。”“杨公”是唐肃宗的宰相杨绾,他死后,肃宗曾慨叹说:“天不使朕致太平,何夺绾之速耶!”这一联很快进入“挽悼”的主题,干净利落。司马光为相一年就病死,政治上的抱负没有充分施展,但已经起到了中流砥柱、改变政局的作用,正如他的铭诗所说:“为政一年,疾病半之。功则多矣,百年之思。”因而用“本志不遂,深自慨失”的谢安和安史之乱后正待“致太平”的杨绾两人早死作比,就把司马光当时的地位、作用一笔道出,深深的哀痛之情也不言而喻了。


相关阅读
1 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天边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 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 洪涛滔天风拔木,前 【查看全文】

2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 【查看全文】

3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民之讹言,亦孔之将。念我独兮,忧心京京。哀我小心,癙忧以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民之讹言,亦孔之将。念我独兮,忧心京京。哀我小心,癙忧以痒出自于诗经作品《正月》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民之讹言,亦孔之将。念 【查看全文】

4 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沈下贤》,其古诗全文如下: 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 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 【注释】 沈下贤: 【查看全文】

5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意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出自宋朝诗人范仲淹的古诗作品《岳阳楼记》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 【查看全文】

6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出自唐朝诗李白的作品《古风西上莲花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