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41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雪后书北台壁·黄昏犹作雨纤纤》,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注释】
  ⑴北台:超然台,在山东诸城县北城上。
  ⑵堆盐:谢安侄儿咏雪,有“撒盐空中差可拟”句。
  ⑶幌:帘幕。
  ⑷马耳:马耳山,在诸城县西南。
  【翻译】
  黄昏时分,雨下得纷纷绵绵,夜里无风一片寂静,天气更加寒冷。只觉得被褥没有丝毫暖意,就像水泼在上面,不知道庭院已经堆上雪了。半夜看到屋檐上的一片寒光,以为是曙色从帘幕透过来,误以为天将五更,其实是屋檐上的冰溜子。早晨起来扫除积雪登上北台,只见一片茫茫,只有马耳山露出了双峰尖。
  【赏析】
  第一首写从黄昏到第二天天亮,彻夜雪飘的情景。黄昏时节,淫雨绵绵,入夜后不知不觉转而为雪。作者只觉被褥无一丝暖意,有如水泼在上面,而不知道庭院里已雪积成堆了。“堆盐”,即堆雪。用盐喻雪,出自《世说新语·言语》,后世诗人都喜欢效用,如白居易《对火玩雪诗》:“盈尺白盐寒。”作者“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一联,亦世称咏雪名句,但历来有歧解。费衮《梁溪漫志》卷七“东坡雪诗”条以为,“此所谓‘五更’者,甲夜至戊夜尔。自昏达旦皆若晓色。”据此解,则“五更”应总指分为五更的一整夜。
  庭院里的雪光反射在帷幔上,明晃晃的,作者因寒冷未能安眠,加上“不知庭院已堆盐”,所以一整夜都迷迷糊糊,误以为天将破晓。直到天色放明,借着雪光,看见了垂挂在房檐下的冰溜子,这才省悟,原来是雨转为雪,所以有这“半夜寒声”。上句写地面上积雪的反光,下句写房檐下雪水凝成的冰溜,都紧扣“雪后”的标题,且又与末二句意思连贯。“扫北台”、“看马耳”,是天明以后所为。马耳,山名,在北台的南面,“上有二石并举,望齐马耳,故世取名焉。”(《水经·潍水注》)作者扫除积雪,登上北台,观赏雪景,只见一片银白世界,唯有马耳山尖尖的双峰高峭兀立,没有为雪所封。原本应首先被雪覆盖的高山顶却“未随埋没”,可见这双峰如马耳一般陡直,连雪花也无法驻留其上了。


相关阅读
1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老夫采玉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 【查看全文】

2 近来云雨忽西东。诮恼损情悰。纵然偷期暗会,长是匆匆。争似和鸣偕老,免教敛翠啼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近来云雨忽西东。诮恼损情悰。纵然偷期暗会,长是匆匆。争似和鸣偕老,免教敛翠啼红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集贤宾小楼深巷狂游遍》,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楼深巷狂游遍,罗绮 【查看全文】

3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豫章行胡风吹代马》,其古诗全文如下: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 【查看全文】

4 九街头,正软尘润酥,雪销残溜。禊赏祇园,花艳云阴笼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九街头,正软尘润酥,雪销残溜。禊赏祇园,花艳云阴笼昼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探芳新吴中元日承天寺游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街头,正软尘润酥,雪销残溜。禊赏祇园, 【查看全文】

5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江上吟》第五句,其全文如下: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 【查看全文】

6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答武陵太守》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注释】 ⑴答武陵太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