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41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栏》,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注释】
  ⑸川:这里指洞庭湖。
  ⑹“绾结”句:写风雨凭栏时所见君山。绾结:(将头发)向上束起。一作“绾髻”。湘娥:《楚辞·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相传即帝舜二妃娥皇和女英,君山是她们居住的地方。鬟(huán):发髻。十二鬟:是说君山丘陵起伏,有如女神各式各样的发髻。
  ⑺当:正对着,指在湖面上面对着湖水。
  ⑻银山:一作“银盘”。
  【翻译】
  满江的风雨独自倚靠栏杆,挽成湘夫人的十二髻鬟。可惜我不能面对湖水,只在银山堆里看君山。
  【赏析】
  第二首诗写凭栏远眺洞庭湖时的感受。“满川风雨”,隐指作者所处的恶劣的政治形势。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困苦的环境中,他还兴致勃勃地凭栏观赏湖山胜景,足见其胸次之高。次句写凭栏时所得印象,说放眼远望,君山众峰的形状好像湘水女神盘结起的十二个发髻,写出了君山的灵秀之气。三四句推开一步,设想如能在湖风扑面白浪掀天的波心浪峰上,细细观赏君山,当是非常惬意。“银山堆里看青山”,以简洁的笔墨,写出了极为壮丽景观。诗人忧患余生,却能以如此开阔之胸襟,写出如此意气风发的诗句,千载之下,令人钦佩不已。
  独上高褛,可以望洞庭湖;楼在岳阳城西门上,和湖还有一段距离,则在风雨中又不能在“银山堆里看青山”,所以只好出之以想象,而将其认作湘峨鬟髻了。刘禹锡《望洞庭》云:“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雍陶《望君山》云:“应是水仙梳洗罢,一螺青黛镜中心。”可能给黄庭坚以某种启发,给他提供了想象的依据。
  诗人自绍圣初因修国史被政敌诬陷遭贬,到徽宗即位,政治地位才略有改善。此时从湖北沿江东下,经过岳阳,准备回到故乡去。诗人历经磨难,长途漂泊,旅况萧条,在风雨中独上高楼,所以一方面为自己能够在投荒万死之后平安地通过滟滪天险活着生还而感到庆幸,另一方面回首平生,瞻望前路,又不能不痛定思痛,黯然伤神。因而欣慨交心,凄然一笑。
  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此老真是胸次浩然,早已将一切忧患置之度外,真像关汉卿在套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所说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黄庭坚与之相比,似乎还未能完全忘怀得失。这种气质上的差异,很准确地表现在作品中。


相关阅读
1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戏赠郑溧阳》,其古诗全文如下: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何时到栗里, 【查看全文】

2 花絮飘零。莺燕丁宁。怕妨侬、湖上闲行。天心肯後,费甚心情。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花絮飘零。莺燕丁宁。怕妨侬、湖上闲行。天心肯後,费甚心情。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行香子三山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好雨当春,要趁归耕。况 【查看全文】

3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安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安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出自先秦诗人伯夷的作品《采薇歌登彼西山兮》,其古诗全文如下: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 【查看全文】

4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观别者》,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 爱子游燕赵,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 切切委兄弟,依依 【查看全文】

5 望中璇海波新,泛槎又匝银河转。金风细袅,龙枝声奏,钧箫秋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望中璇海波新,泛槎又匝银河转。金风细袅,龙枝声奏,钧箫秋远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水龙吟寿嗣荣王》,其古诗全文如下: 望中璇海波新,泛槎又匝银河转。金风细袅,龙枝 【查看全文】

6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古诗作品《黄鹤楼》第五六句,其全诗文如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