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41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雪后书北台壁·黄昏犹作雨纤纤》,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注释】
  ⑴北台:超然台,在山东诸城县北城上。
  ⑵堆盐:谢安侄儿咏雪,有“撒盐空中差可拟”句。
  ⑶幌:帘幕。
  ⑷马耳:马耳山,在诸城县西南。
  【翻译】
  黄昏时分,雨下得纷纷绵绵,夜里无风一片寂静,天气更加寒冷。只觉得被褥没有丝毫暖意,就像水泼在上面,不知道庭院已经堆上雪了。半夜看到屋檐上的一片寒光,以为是曙色从帘幕透过来,误以为天将五更,其实是屋檐上的冰溜子。早晨起来扫除积雪登上北台,只见一片茫茫,只有马耳山露出了双峰尖。
  【赏析】
  第一首写从黄昏到第二天天亮,彻夜雪飘的情景。黄昏时节,淫雨绵绵,入夜后不知不觉转而为雪。作者只觉被褥无一丝暖意,有如水泼在上面,而不知道庭院里已雪积成堆了。“堆盐”,即堆雪。用盐喻雪,出自《世说新语·言语》,后世诗人都喜欢效用,如白居易《对火玩雪诗》:“盈尺白盐寒。”作者“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一联,亦世称咏雪名句,但历来有歧解。费衮《梁溪漫志》卷七“东坡雪诗”条以为,“此所谓‘五更’者,甲夜至戊夜尔。自昏达旦皆若晓色。”据此解,则“五更”应总指分为五更的一整夜。
  庭院里的雪光反射在帷幔上,明晃晃的,作者因寒冷未能安眠,加上“不知庭院已堆盐”,所以一整夜都迷迷糊糊,误以为天将破晓。直到天色放明,借着雪光,看见了垂挂在房檐下的冰溜子,这才省悟,原来是雨转为雪,所以有这“半夜寒声”。上句写地面上积雪的反光,下句写房檐下雪水凝成的冰溜,都紧扣“雪后”的标题,且又与末二句意思连贯。“扫北台”、“看马耳”,是天明以后所为。马耳,山名,在北台的南面,“上有二石并举,望齐马耳,故世取名焉。”(《水经·潍水注》)作者扫除积雪,登上北台,观赏雪景,只见一片银白世界,唯有马耳山尖尖的双峰高峭兀立,没有为雪所封。原本应首先被雪覆盖的高山顶却“未随埋没”,可见这双峰如马耳一般陡直,连雪花也无法驻留其上了。


相关阅读
1 蛛窗绣网玄经,才石砚开奁,雨润云凝。小小蓬莱香一掬,愁不到、朱娇翠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蛛窗绣网玄经,才石砚开奁,雨润云凝。小小蓬莱香一掬,愁不到、朱娇翠靓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尉迟杯赋杨公小蓬莱》,其古诗全文如下: 垂杨径。洞钥启、时见流莺迎。涓 【查看全文】

2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出自唐朝诗人东方虬的作品《春雪》,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翻译】 初春的雪满天飞舞着,用手去触它便 【查看全文】

3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潼关吏》,其古诗全文如下: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 【查看全文】

4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出自宋朝代诗人晏殊的古诗作品《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 【查看全文】

5 酴醾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酴醾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出自唐朝诗人郑会的作品《题邸间壁》,其古诗全文如下: 酴醾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 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 【注释】 酴醾: 【查看全文】

6 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出自唐朝诗人李煜的作品《谢新恩庭空客散人归后》,其古诗全文如下: 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