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初入淮河·船离洪泽岸头沙》,其古诗全文如下: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注释】
⑴洪泽:洪泽湖。
⑵桑乾:亦作“桑干”。桑干河为永定河上游。桑干河流域当时已沦入金人之手。
⑶中流:指淮河的中流线,为宋、金的分界线。
【翻译】
船离开洪泽湖岸边,到了淮河后心情就变得很不好。何必说要到遥远的桑乾河才算塞北边境呢,淮河中流线以北就已经天尽头了。
【赏析】
第一首写诗人入淮时的心情。首两句总起、入题。交代了出使的行程和抑郁的心情,为这一组诗奠定了基调。诗人离开洪泽湖之沙岸一进入淮河,胸怀就烦乱、骚动,这是因为昔日国中流水今日已为边境界线。这两句写出了南宋人面对长淮时心理上独特的变化。后两句写感慨,是“意不佳”的原因之一。“桑乾”即永定河上游的桑乾河,在今山西省北部与河北省的西北部,唐代这里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交接处。唐代诗人雍陶《渡桑乾水》一诗有“南客岂曾谙塞北,年年唯见雁飞回”之句,表示过了桑乾河才是中国的“塞北”的意思。刘皂《渡桑乾》也有“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之句。
在北宋,苏辙元祐五年在出使契丹回国离开辽境时所写的《渡桑乾》一诗中仍曾这样写道:“胡人送客不忍去,久安和好依中原。年年相送桑乾上,欲话白沟一惆怅。”正因为前人有过那样的边境观念,所以现在作者说“何必”,表面看来似乎是不满于前人的看法,其实诗人正是通过这种不满的语气在今不如昔的对比中表达对江山半壁的哀惋和对朝廷偏安的怨恨,这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天涯”原指极远的地方,这里指宋、金以淮河为界的边境线。这两句是说:何必要到遥远的桑乾河才是塞北边境呢,而今淮河以北不就是天的尽头了么!诗人说桑乾用“远”字,称准河却用“天涯”,一方面强调了淮河的边界意念、一方面渲染了淮河的遥远。这种渲染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王朝心理上弃北逃南、政策上妥协投降,视国土沦陷于不顾,置中原人民于不救的哀怨和不满。
相关阅读
1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出自唐朝诗人钱起的古诗作品《赠阙下裴舍人》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查看全文】
2 回汀枉渚,也只恋江南住。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回汀枉渚,也只恋江南住。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出自清朝诗人朱彝尊的作品《长亭怨慢雁》,其古诗全文如下: 结多少悲秋俦侣,特地年年,北风吹度。紫塞门孤,金河月冷 【查看全文】
3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出自宋朝诗人王沂孙的作品《水龙吟落叶》,其古诗全文如下: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 【查看全文】
4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出自唐朝诗人曹操的古诗作品《短歌行》第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 【查看全文】
5 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出自明朝诗人袁凯的作品《客中除夕》,其古诗全文如下: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柏叶酒,未 【查看全文】
6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出自宋代诗人颜真卿的古诗作品《劝学诗》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