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52

  “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出自东晋诗人沈约的作品《别范安成》,其古诗全文如下: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
  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注释】
  ③勿言句:不要认为眼前这一樽离别之酒不算什么,恐怕明日离别之后就难得再有持杯共饮的机会了。
  ④梦中句:指战国时张敏和高惠的故事。张敏和高惠是好朋友,当别后相思之时,张敏做梦去寻高惠,但行至中途迷失了道路。这两句是说,我和你离别之后,即使也象古人那样梦中寻访,也将迷路,怎能安慰相思之情呢?
  【翻译】
  回想起来我们在少年时期,相聚的日子很多,把分别后的再相会看得很容易。谁能想到,今日相见俱已到了衰老之年,已不是昔日别离之时了。请不要说这一杯饯别之酒太微薄,太平淡,须知今日一别,恐怕今生今世难有把酒相逢的机会了。分别之后,即使在梦中也难以相见,那用什么来聊慰你我一腔相思之情呢。
  【赏析】
  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了:“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亲爱的朋友,请不要以为这一杯饯别之酒太微薄,微不足道,须知今日离别之后,恐怕今生今世难有把酒相逢的机会了!据《韩非子》载,战国时人张敏与高惠友善,张想念高,梦中往寻,中途迷路而返。最后二句即用此典,意谓分别以后,即使在梦中也难以相会,那么用什么来聊慰我的一腔相思之情呢?一言既出,依依惜别之情油然而生,令人不胜感慨之至。沈约曾提出作诗“三易”的原则,其中之一就是“用事易”。这诗最后一联用典,巧妙贴切而不露斧凿之痕,言若己出,确实体现了“用事易”的原则。
  此诗抒情线索上有着鲜明特征。前四句写少年离别之“易”,后四句写老年离别之“难”,而络绎奔流在诗的底蕴的,则是“难”的深沉慨叹。诗人以“明日难重持”为感情枢纽,往前推移——念及少年意气的“易前期”,不由充满了追悔和遗恨;往后瞻望——遥想别后的相思,更增惆怅和哀伤之感。而且,惟有少年之“易”,才反衬、加重了老年之“难”的伤感;也惟有老年之“难”,才写尽说透少年之“易”的轻率。在这“易”与“难”的纷纭交错之中,一缕缕充满人生感喟的情丝,脉脉吐出,全诗也因而具有了丰富的涵载容量。因此,此诗在离别的哀愁之中,还含有对人生进行反思的意味,它之所以超越一般的离别之作、能够千年来被传诵不衰,其奥秘大概也正在于此吧。


相关阅读
1 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裴回。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裴回。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河渎神铜鼓赛神来》,其古诗全文如下: 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裴回。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 【查看全文】

2 竹实满秋浦,凤来何苦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竹实满秋浦,凤来何苦饥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柳圆》,其古诗全文如下: 竹实满秋浦,凤来何苦饥。 还同月下鹊,三绕未安枝。 夫子即琼树,倾柯拂羽仪。 怀君恋明德,归去 【查看全文】

3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 【查看全文】

4 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珠泪溅,丹衷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珠泪溅,丹衷碎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千秋岁岛边天外》,其古诗全文如下: 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珠泪溅,丹衷碎。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一万里 【查看全文】

5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胡无人》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 【查看全文】

6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风南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风南浦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古诗作品《念奴娇闹红一舸》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