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南乡子·归梦寄吴樯》,其古诗全文如下: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注释】
①吴樯:归吴的船只。
②驿:古时传送文书者休息、换马的处所。这里泛指行程。
③芳洲:指鹦鹉洲,在武昌东北长江中。
④缆:靠岸后固定船只所用的铁索或粗绳。
【翻译】
归梦寄托在开往吴地的船上,一站又一站的水路前面的途程还很长。想见初到鹦鹉洲旁系缆停留的时候,斜阳里望见烟树错落的江城武昌。愁多鬓边新添了白发,想过去也曾身穿朝衣上殿见君王。如今重回故乡旧友稀少不胜凄凉,却怕他乡要胜过故乡了。
【赏析】
起调写东归之路。“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写身乘归吴的船只,虽经过许多水陆途程,但前路尚远。陆游在蜀的《秋思》诗,已有“吴樯楚柁动归思,陇月巴云空复情”之句;动身离蜀的《叙州》诗,又有“楚柁吴樯又远游,浣花行乐梦西州”之句。屡言“吴樯”,无非指归吴船只。愁前程的遥远,寄归梦于吴樯,也无非是表归心之急,希望船行顺利、迅速而已。妙在“寄梦”一事,措语新奇,富有想像力,有如李白诗之写“我寄愁心与明月”。“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想见”,是临近武昌时的设想。武昌有江山草树之胜,崔颢《黄鹤楼》诗,有“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之句。作者设想在傍晚夕阳中船抵武昌,系缆洲边,必然能看见山上山下,一片烟树参差起伏的胜景。着一“认”字,便见是归途重游,已有前游印象,可以对照辨认。这三句,写景既美,又切武昌情况;用笔贴实凝炼,而又灵活有情韵。
换头以下设想到家情景,而又先下一跌宕、顿挫之笔,点出这次到家,将不是添得欢趣,而是充满愁思。作者此时本已进入老境,而这次又带着一腔愁思东归,所以说两鬓又添“新霜”。而下面忽来一逆挽句:“曾是朝衣染御香。”唐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句:“衣冠惹得御炉香。”王维和句:“香烟欲傍衮龙浮。”陆游人蜀前,值孝宗即位,以三十八岁入为枢密院编修官。当时,孝宗颇思振奋,陆游亦当盛年,故于个人与国家前途都怀有希望。但不久,便是“浮云蔽日”,“长安不见”。“曾是”句,实发自无限痛楚的回忆。
相关阅读
1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出自唐朝诗人李益的作品《同崔邠登鹳雀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恨 【查看全文】
2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出自唐朝诗人贾至的作品《巴陵夜别王八员外》,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注释】 【查看全文】
3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草书歌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 【查看全文】
4 奚不车其粟,用以供天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奚不车其粟,用以供天兵出自唐朝诗人皮日休的作品《农父谣农父冤辛苦》,其古诗全文如下: 农父冤辛苦,向我述其情。 难将一人农,可备十人征。 如何江淮粟,挽漕输咸京。 黄河 【查看全文】
5 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满庭芳三十三年》,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 【查看全文】
6 沙场秋点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沙场秋点兵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作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第一段,其全文如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