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南乡子·归梦寄吴樯》,其古诗全文如下: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注释】
①吴樯:归吴的船只。
②驿:古时传送文书者休息、换马的处所。这里泛指行程。
③芳洲:指鹦鹉洲,在武昌东北长江中。
④缆:靠岸后固定船只所用的铁索或粗绳。
【翻译】
归梦寄托在开往吴地的船上,一站又一站的水路前面的途程还很长。想见初到鹦鹉洲旁系缆停留的时候,斜阳里望见烟树错落的江城武昌。愁多鬓边新添了白发,想过去也曾身穿朝衣上殿见君王。如今重回故乡旧友稀少不胜凄凉,却怕他乡要胜过故乡了。
【赏析】
起调写东归之路。“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写身乘归吴的船只,虽经过许多水陆途程,但前路尚远。陆游在蜀的《秋思》诗,已有“吴樯楚柁动归思,陇月巴云空复情”之句;动身离蜀的《叙州》诗,又有“楚柁吴樯又远游,浣花行乐梦西州”之句。屡言“吴樯”,无非指归吴船只。愁前程的遥远,寄归梦于吴樯,也无非是表归心之急,希望船行顺利、迅速而已。妙在“寄梦”一事,措语新奇,富有想像力,有如李白诗之写“我寄愁心与明月”。“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想见”,是临近武昌时的设想。武昌有江山草树之胜,崔颢《黄鹤楼》诗,有“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之句。作者设想在傍晚夕阳中船抵武昌,系缆洲边,必然能看见山上山下,一片烟树参差起伏的胜景。着一“认”字,便见是归途重游,已有前游印象,可以对照辨认。这三句,写景既美,又切武昌情况;用笔贴实凝炼,而又灵活有情韵。
换头以下设想到家情景,而又先下一跌宕、顿挫之笔,点出这次到家,将不是添得欢趣,而是充满愁思。作者此时本已进入老境,而这次又带着一腔愁思东归,所以说两鬓又添“新霜”。而下面忽来一逆挽句:“曾是朝衣染御香。”唐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句:“衣冠惹得御炉香。”王维和句:“香烟欲傍衮龙浮。”陆游人蜀前,值孝宗即位,以三十八岁入为枢密院编修官。当时,孝宗颇思振奋,陆游亦当盛年,故于个人与国家前途都怀有希望。但不久,便是“浮云蔽日”,“长安不见”。“曾是”句,实发自无限痛楚的回忆。
相关阅读
1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出自唐朝诗人张谓的古诗词作品《早梅》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释】 【查看全文】
2 石间见海眼,天畔萦水府。广深丈尺间,宴息敢轻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石间见海眼,天畔萦水府。广深丈尺间,宴息敢轻侮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太平寺泉眼》,其古诗全文如下: 招提凭高冈,疏散连草莽。出泉枯柳根,汲引岁月古。 石间见海眼,天 【查看全文】
3 胡人山下哭,胡马海边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胡人山下哭,胡马海边死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作品《宋中送族侄式颜》,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夫击东胡,胡尘不敢起。 胡人山下哭,胡马海边死。 部曲尽公侯,舆台亦朱紫。 当时有勋 【查看全文】
4 重重观阁,横枕鳌峰,水面倒衔苍石。随处有、寄香幽火,杳然难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重重观阁,横枕鳌峰,水面倒衔苍石。随处有、寄香幽火,杳然难测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雨中花指点虚无征路》,其古诗全文如下: 指点虚无征路,醉乘斑虬,远访西极。正天风 【查看全文】
5 父兄若一处,任向边头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父兄若一处,任向边头老出自唐朝诗人刘驾的作品《乐边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在乡身亦劳,在边腹亦饱。 父兄若一处,任向边头老。 【注释】 ⑴边人:守卫边疆的士兵,即戍卒。 【查看全文】
6 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出自宋朝诗人刘弇的作品《清平乐东风依旧》,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