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纵笔·父老争看乌角巾》,其古诗全文如下:
父老争看乌角巾,应缘曾现宰官身。
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注释】
⑶乌角巾:隐士之冠。许浑诗:“归卧养天真,鹿裘乌角巾。”
⑷宰官:泛指官吏。作者因作宰官,借此自喻。
【翻译】
父老们争着看我这黑色的头巾,是因为我这个平民,曾有过官职在身。而如今,溪边路口人独立,看夕阳西沉,数过路行人。
【赏析】
第二首诗描写诗人处境的寂寞。组诗的前一首从寂寞写到热闹,这一首则从热闹写到寂寞。起二句说诗人出门时,有许多“父老”围着看他。他此时虽然像隐者、普通书生那样戴着“乌角巾”,但“父老”们知道他是一个曾经做过“宰官”的不平常人。角巾是隐士们喜戴的头巾,屡见于《晋书》记载。乌是黑色,杜甫《南邻》诗有“锦里先生乌角巾”之句。“现宰官身”,语出《法华经》,宰官,泛指官吏,用典无痕。苏轼虽然在政治上屡遭打击,屡受贬谪,但他才名极大,贬谪时经常有人欢迎他。他在黄州时如此,在惠州时也是如此,他诗中就有“到处聚观香案吏”、“父老相携迎此翁”之句。在儋州,“父老争观”,不只是“曾现宰言身”之故,而是他的文章、气节之名,也略传到海南中来。父老的亲近足以自豪,但诗人说“缘”(因为)的是“宰官身”,又足自悲。
这二句写的是热闹中的寂寞,自豪中的悲凉。后二句专写寂寞,弥见悲凉。一阵的热闹过去之后,“路人”少到可“数”,环境的荒僻寂寞可知。诗人闲着无事在“数”这些“路人”,加以“斜旧”、“古路”,只身“独立”,显得悲凉之至。但诗句只写物象,不着议论,不抒情感,不露“寂寞”与“悲凉”的字样,而寂寞与悲凉自在物象中见出。一个才高一世,在文坛、政坛都能大显身手的苏轼,落到这种境地,就其自身来说,是不幸,就国家来说,又是十分不公平。但诗人却不自嗟叹,而用自我欣赏、自我回味的心境来对待它。他的旷达胸怀盖着内心的不平,但这种旷达只会把不平保持得更深微、更长久。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就是能用恬淡的笔触,不露痕迹地来反映悲凉情境,蕴蓄着身世的不幸和社会的不平,高情远韵,余味悠然,而客观上却会引起读者极大的同情和为之产生愤慨。
相关阅读
1 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不道枝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不道枝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出自宋朝诗人王庭筠的作品《谒金门双喜鹊》,其古诗全文如下: 双喜鹊,几报归期浑错。尽做旧愁都忘却,新愁何处着。 【查看全文】
2 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其古诗全文如下: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查看全文】
3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田家元日》,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查看全文】
4 阴风翻翠幔。雨涩灯花暗。毕竟不成眠。鸦啼金井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阴风翻翠幔。雨涩灯花暗。毕竟不成眠。鸦啼金井寒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其古诗全文如下: 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独卧玉肌凉。残更与恨 【查看全文】
5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黄州局促常悲类楚囚》,其古诗全文如下: 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 【查看全文】
6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丝祝之,良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丝祝之,良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出自于诗经作品《干旄》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丝纰之,良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