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秋波媚·秋到边城角声哀》,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释】
⑹酹酒:把酒洒在地上的祭祀仪式。
⑺灞桥:在今陕西西安城东。唐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为唐代长安名胜。
⑻曲江:池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为唐代以来的游览胜地。
⑼应:应该。人:指宋军,也包括作者。
【翻译】
秋意来到边城,声声号角哀鸣,平安烽火映照着高兴亭。击筑高歌,站在高处把酒洒向国土,引起了收复关中的无限兴致。谁能像多情的南山明月,把层层的暮云都推开?灞桥边的如烟翠柳,曲江池畔的美丽楼台,应该在月下伫立,等待着我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
【赏析】
下片的描写是从上片过渡而来,紧密相连,却又是全新的状态,全面表达了诗人“高兴”的“兴”。作者把无情的自然界物色的南山之月,赋予人的感情,并加倍地写成为谁也不及它的多情。多情就在于它和作者热爱祖国河山之情一脉相通,它为了让作者清楚地看到长安南山的面目,把层层云幕都推开了。这里,也点明了七月十六日夜晚,在南郑以东的长安南山头,皎洁的月轮正在升起光华。然后进一步联想到灞桥烟柳、曲江池台那些美丽的长安风景区,肯定会多情地等待收复关中的宋朝军队的到来。
这里用“应”字,特别强调肯定语气。词中没有直接说到收复失地的战争,而是以大胆的想象,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上至“明月”、“暮云”,下至“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来暗示作者所主张的抗金战争的前景。这种想象是在上片豪情壮志抒发的基础上,自然引发而出,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调。全词由“哀”到“兴”,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气氛和胜利在望的情绪,这在南宋爱国词作中是很少见的。
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出自唐朝诗人王建的作品《赏牡丹》,其古诗全文如下: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满蕊攒黄粉,含棱 【查看全文】
2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出自唐朝诗人王籍的古诗作品《入若耶溪》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 【查看全文】
3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好事近湓口放船归》,其古诗全文如下: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 【查看全文】
4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出自于诗经作品《相鼠》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查看全文】
5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古诗作品《忆昔》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华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 【查看全文】
6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出自宋朝诗人张先的古诗作品《千秋岁数声鶗鴂》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