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00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
  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注释】
  ⑴旧历九月中收稻,应是晚稻。”故“早稻”应作“旱稻”,“早”字当为“旱”之形误。
  ⑵有道:有常理。固:本、原。端:始、首。
  ⑶孰:何。是:此,指衣食。营:经营。
  ⑷常业:日常事务,这里指农耕。岁功:一年的收成。聊:勉强。聊可观:勉强可观。
  ⑸肆:操作。肆微勤:微施勤劳。耒:耒耜,即农具。
  ⑹饶:多。风气:气候。先寒:早寒,冷得早。
  【翻译】
  人生归依有常理,衣食本自居首端。谁能弃此不经营,便可求得自身安?初春开始操农务,一年收成尚可观。清晨下地去干活,日落扛犁把家还。居住山中多霜露,季节未到已先寒。农民劳作岂不苦?不可推脱此艰难。身体确实很疲倦,幸得不会惹祸患。洗涤歇息房檐下,饮酒开心带笑颜。长沮桀溺隐耕志,千年之下与我伴。但愿能得长如此,躬耕田亩无怨叹。
  【赏析】
  该诗开篇直接展开议论,明确表现诗人的观点:人生就应该把谋求衣食放在根本上,要想求得自身的安定,首先就要参加劳动,惨淡经营,才得以生存。这几句诗,语言简练平易,道理平凡而朴素。超越“获稻”的具体事情,而直写由此引发的对人生真谛的思考与总结。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起笔两句,把传统文化之大义——道,与衣食并举,意义极不寻常。衣食的来源,本是农业生产。“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在诗人看来,若为了获得衣食所资之俸禄,而失去独立自由之人格,他就宁肯弃官归田躬耕自资。全诗首四句之深刻意蕴,在于此。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言语似乎很平淡,但体味起来,其中蕴涵着真实、淳厚的欣慰之情。“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微勤”是谦辞,其实是十分勤苦。“日入”,借用了《击壤歌》“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语意,加深了诗意蕴藏的深度。因为那两句之下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写出眼前收稻之时节,便曲曲道出稼穑之艰难。山中气候冷得早些,霜露已多。九月中,正是霜降时节。四十六岁的诗人,已感到了岁月的不饶人。以上四句,下笔若不经意,其实是写出了春种秋收、一年的辛苦。


相关阅读
1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菩萨蛮牡丹花谢莺声歇》,其古诗全文如下: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 【查看全文】

2 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心意。为盟誓。今生断不孤鸳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心意。为盟誓。今生断不孤鸳被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玉女摇仙佩佳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 【查看全文】

3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作品《送陈章甫》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 【查看全文】

4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 【查看全文】

5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把酒问月》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 【查看全文】

6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风》第二段,其全诗文如下: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注释】 ⑴解落:解散,散落。《淮南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