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01

  “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
  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
  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
  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
  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
  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
  慷慨独悲歌,锺期信为贤。
  【注释】
  ⑴怨诗楚调:汉代乐府《相和歌》中有《楚调曲》,《楚调曲》中有《怨诗行》,简称怨诗。庞主簿:指庞遵,字通之,诗人的朋友。古代官府,上自御史府,下至州县,都有主簿一官,职掌簿书。邓治中:其人名字与事迹不详,亦为诗人之友。汉置治中从事史,简称治中,为州之佐史。居中治史,主众曹文书,故名治中。
  ⑵“天道”二句:是说鬼神之事渺茫难知。天道:天理。《易经·谦卦》:“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
  ⑶结发:束发,指十五岁。此处指青年时。善事:做好事。
  ⑷僶俛:勤奋努力。六九年:五十四岁。《乐府诗集》作“五十年”。这句是说自己从青年时代起,一直到五十四岁,都在勉力而为。
  ⑸弱冠:指二十岁。其时体尤未壮,故称弱冠。逢世阻:陶渊明年轻时,时局非常混乱,前秦曾大举入寇,江西一带又遭遇饥荒,所以说“逢世阻”。
  ⑹始室:三十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丧其偏:古代死去丈夫或妻子称为偏丧,这里指丧妻。
  ⑺“炎火”句:此句是说,酷热的阳光老是像火一样的燃烧。指遭到了旱灾。
  ⑻螟蜮:螟和蜮是危害禾苗的两种害虫。泛指害虫。恣中田:在田里肆意为害。
  【翻译】
  天道幽深而玄远,鬼神之事渺难算。年少已知心向善,五十四岁犹勤勉。二十岁上遭时乱,三十丧妻我独鳏。旱天烈日似火烧,害虫肆虐在田间。风雨交加来势猛,收获不足纳税钱。夏日缺粮长饥饿,冬夜无被受冻寒;夜幕降临盼天亮,日出却愿日落山。我命自苦难怨天,遭受忧患心熬煎。死后名声何足叹,在我视之如云烟。慷慨悲歌孤独心,唯有知音晓哀怨。
  【赏析】
  作品分前后两段,前段十四句,诗人从自己半生的艰难遭遇出发,对自古以来众口所说的天道鬼神的存在提出了怀疑。开头两句是结论,是贯穿全段的。下面的十二句是这个结论所由得出的事实根据。他说:从刚刚成人(结发)那个时候起,我就一个心眼地想着做好事,苦力巴结(僶俛),到现在已经五十四岁了。自己的遭遇又是如何呢?二十岁(弱冠),世道乱离,苻坚南侵;三十岁(始室),家门不幸,死了妻子。再以后就是天灾屡降,气候反常,先是荒旱不已,螟蜮丛生;接着又是狂风暴雨,铺天盖地,闹得庄稼收不了一把,从而挨冻受饿,自己的经济生活现在已经完全陷入绝境了。看看这种现实,这说明根本就没有什么“福善祸淫”的天道鬼神。后段共六句,写他面对目前这种艰难处境的思想活动。他愤慨地说:我今天陷入到这个如此穷困悲凉的境地,这都怪我自己,怨不得什么别的天命或人为;历代圣贤不总是教导人们要立德、立功、立言,要名垂青史,像画麒麟么,但是在我看来,这些就如同过眼的烟云一样无足轻重,我自己在这里慷慨悲歌,我别无他求,我以有你们这两位像锺子期一样的知音人而感到欣慰与自豪。
  这是表现陶渊明晚年的生活景况及其思想情绪的一篇极其重要的作品。陶渊明以“田园诗人”著称,他的作品流传最广而又最脍炙人口的是《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这种文,和《归园田居》、《和郭主簿》、《饮酒》这种诗。后来经过鲁迅先生的批评提醒,人们又开始注意了《咏荆轲》、《读山海经》等少数所谓带有点“金刚怒目”式的作品,而真正了解陶渊明晚年的生活与思想的读者仍是不多。因此,读者有必要向了解《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这首诗。
  首先,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悲惨的生活情景,他已经到了挨饿受冻,无法维持的境地。他“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以至冻得“造夕思鸡鸣”,夜间盼着快点天亮;饿得“及晨愿乌迁”,白天又盼着快点天黑。这是多么难熬,多么难以忍受的岁月啊!反映陶渊明晚年的这种悲惨困苦生活,可以用来和《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相参证的,还有《杂诗》,其中说:“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岂期过满腹?但愿饱梗粮。御冬足大布,粗絺以应阳。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还有《饮酒》,其中说:“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词语都几乎一样。回想陶渊明归田的初期,那时他的家庭尽管不很富,但至少还保持着一个小康局面。他的居住情况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他的饮食情况是“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当隐士,自然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好景不长,四十四岁那年他家中失了大火,“一宅无遗宇”,什么都给烧得精光了。从此他的生活日益贫困,他的参加劳动也不得不由原来的观赏性、点缀性而逐渐地变成了维持生活的基本手段。也正因此,自然灾害对于陶渊明也就成为一个关系极其紧密的问题了。例如眼下陶渊明的困境就是由于“炎火屡焚如,螟蜮滋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这种原因造成的。这样的生活,在中国古代文学家们的经历中极为少见。


相关阅读
1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饮酒栖栖失群鸟》,其古诗全文如下: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 【查看全文】

2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新安吏》,其古诗全文如下: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 【查看全文】

3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秋兴昆吾御宿自逶迤》,其古诗全文如下: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 【查看全文】

4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出自唐朝诗人王涯的作品《秋思赠远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注释】 【查看全文】

5 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出自南北朝诗人何逊的作品《临行与故游夜别》,其古诗全文如下: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 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相悲各 【查看全文】

6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拟古十二首涉江弄秋水》,其古诗全文如下: 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