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峰前相遇时,两无言语只扬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02

  “五老峰前相遇时,两无言语只扬眉”出自唐朝诗人齐己的作品《答禅者·五老峰前相遇时》,其古诗全文如下:
  五老峰前相遇时,两无言语只扬眉。
  南宗北祖皆如此,天上人间更问谁。
  山衲静披云片片,铁刀凉削鬓丝丝。
  闲吟莫学汤从事,抛却袈裟负本师。
  【注释】
  ①五老峰:江西庐山南面蜂名。杨齐贤注:“《浔阳记》:山北有五峰,于庐山为最峻极,其形如河中虞乡县前五老之形,故名。”
  ②扬眉:用药山惟俨参马祖之机缘的典故。祖(马祖)曰:“我有时教伊扬眉瞬目,有时不教伊扬眉瞬目,有时扬眉瞬目者是,有时扬眉瞬目者不是。子作么生?师(惟俨)于言下契悟。
  ③南宗北祖皆如此:用仰山与霍山景通的公案:“师(景通)初参仰山,仰山闭目坐。师曰:‘如是,如是。西天二十八祖亦如是,中华六祖亦如是,和尚亦如是,景通亦如是。”’
  ④汤从事:汤休,南朝宋僧,即惠休。本姓汤。善属文,辞采绮艳。武帝(刘骏)命之还俗,位至扬州从事使。
  ⑤本师:祖师,佛教中以释迦如来为根本的教师。后也指剃度、授戒的师父。
  【翻译】
  五老峰前相遇的时候,两人无言语只是扬眉。南宗与北祖都是如此,天上人间更能参问谁。山峰如披衲白云片片,铁刀锋刃削鬓发丝丝。诗歌闲吟莫学汤从事,抛却袈裟辜负了本师。
  【鉴赏】
  禅宗亦名为“佛心宗”,以明心见性为宗旨。齐己所处的时代,禅门不仅已分南北,且南宗中又兴起了不同家风。然重心悟、离言说是共同趣向。齐己是禅僧,于名山五老峰前又遇上了禅者。禅者有问——那可能以瞬目作问,禅者有答——那可能是以扬眉作答。
  南宗惠能、北祖神秀既然都是禅宗,其宗旨都不落言语文字,如此,又能问取谁呢。心悟即是佛。看那群山,沉默不语,一片静然,那便是佛的化身,山腰白云片片,仿佛为山峰披上了衲衣。作为禅僧,无须有问,无须有答,亦无须有为,只将那铁刀取来,削去鬓边烦恼丝,得一个六根清净。至于吟诗,亦不可太过,若文辞太优美而沉迷于此,恐怕会丢了禅者的根本。这就是一位禅者与另一位禅者的心灵对话。


相关阅读
1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木兰花令霜余已失长淮阔》,其古诗全文如下: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 【查看全文】

2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作品《中 秋月》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翻译】 中秋 【查看全文】

3 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出自南北朝诗人谢朓的作品《新亭渚别范零陵云》,其古诗全文如下: 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 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 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 广平 【查看全文】

4 雨窗闲话,叹浮生何必,是今非昨。几遍青山酬对好,依旧黛眉当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雨窗闲话,叹浮生何必,是今非昨。几遍青山酬对好,依旧黛眉当阁出自清朝诗人徐灿的作品《念奴娇西湖雨感次素庵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窗闲话,叹浮生何必,是今非昨。几遍 【查看全文】

5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清溪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 【查看全文】

6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其古诗全文如下: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