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出自先秦诗人无名氏的作品《徐人歌·延陵季子兮不忘故》,其古诗全文如下: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翻译】
延陵季子呀不忘老朋友,解下宝剑呀挂在墓前树梢头。
【鉴赏】
这首《徐人歌》,关系到我国古代的一个十分动人的故事。汉代刘向《新序·节士》记载,吴国延陵季子带着宝剑出使晋国,路过徐国时,徐君看到他的宝剑,虽然没有说,却在表情上流露出想要的意思。季子因为马上要到大国去出使,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君,可是在心里暗自答应了。当他出使回来时,徐君已经去世。于是,他便把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而去。徐国人称许季子的行为,便编了这首歌来赞美他。可知这是一首歌颂守信用、重情谊的歌。
歌中的“延陵季子”,即季札,春秋时吴国贵族,吴王寿梦的幼子,因封于延陵(今江苏常州)所以称为延陵季子,又称公子札。曾于公元前544年(馀祭四年)出使鲁国,后又游历、出使齐、郑、晋等国,以有远见著称。首句中的“故”,即故旧、老朋友,此指徐君,因为已有初交,所以这样称他。全篇共两句,写季札最为动人的美德——不忘故交,即使是在徐君去世以后,仍然毫不犹豫地将当初心中默许赠剑之事付诸行动,解下十分宝贵的佩剑,用带子把它挂到了徐君坟墓前的树上。
守信用,重情谊,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孔子每日三省之一就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游侠推重的“已然诺”与“言必信,行必果”,强调的也是守信。《汉书·灌夫传》说:“夫(灌夫)不好文学,喜任侠,已然诺。”注谓:“已,必也。谓一言许人,必信之也。”自古以来守信用的事例多得不胜枚举。鲁国尾生与情人约会于桥下,女友未来而洪水已至,他宁愿抱住桥柱被淹死也不肯离去(见《庄子·盗跖》),是守信;商鞅立大木,出告示说凡是能移此木者可得五十金,一人移去,果得重赏(见《史记·商君列传》),也是守信;东汉范式与张劭相约两年后某日千里相访,至期,张劭设鸡黍以待,范式果然如约来到(见《后汉书·范式传》),还是守信。而且守信又往往是与重情相关的。上述三个故事中,除商鞅守信是出于政治需要外,尾生守信是基于爱情,范式、张劭守信是源于友情。季札挂剑的故事,就是古来众多守信用又重情谊的故事中最动人的几个的一个。只是这一故事发生在生者与亡者之间,又因为采用的是极为简洁生动的口语且又深情流注,因而留给人的印象似乎更加深刻,也更加真挚感人。
相关阅读
1 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出自于诗经作品《何彼襛矣》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彼襛矣,唐棣之华?曷不肃雍?王姬之车。 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查看全文】
2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疏影苔枝缀玉》,其古诗全文如下: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 【查看全文】
3 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宝剑双蛟龙》,其古诗全文如下: 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 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 一去别金匣,飞沉失相从。 风胡殁已 【查看全文】
4 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古诗词作品《入京》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注释】 【查看全文】
5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蜀道难》,其全文如下: 古蜀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 【查看全文】
6 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游斜川开岁倏五日》,其古诗全文如下: 开岁倏五日,吾生行归休。 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 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 弱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