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08

  “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富平少侯》,其古诗全文如下: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
  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
  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
  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注释】
  ⑸银床:井上的辘轳架,不一定用银作成。
  ⑹彩树:华丽的灯柱。珠错落:环绕在华丽灯柱上的灯烛像明珠一样交相辉映。
  ⑺绣檀:指精美的檀枕。玉雕锼:形容檀木枕刻镂精巧,像玉一样莹润精美。锼,是刻镂的意思。
  ⑻当关:守门人。侵晨客:清早来访的客人。
  ⑼莫愁:古乐府所传女子名。《旧唐书·音乐志》说她是洛阳石城人,嫁卢家为妇,善歌谣。
  【翻译】
  张放十三岁就世袭得了富平侯的爵位,他年幼无知,根本考虑不到局势不稳、七国叛乱、边患不断、匈奴南犯的事情。他不识金弹的贵重,把它弹落在林子里不知道收回,倒翩翩中意起井上的辘轳架来了,对它偏有几分爱惜,真无知啊。华丽的灯柱上转动着明亮的灯烛,灯烛像明珠一样交相辉映,精致美丽。精美的檀木枕刻镂精巧,像玉一样莹润精美。在侯王府的早晨,守门人不再按照常规给来客通报,因为少侯新得了一名叫莫愁的佳人,值此良辰美景,不敢打扰他。
  【鉴赏】
  颈联:“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续写其室内陈设的华侈。上一联在“不收”、“却惜”之中还可以感到作者的讽刺揶揄之意,这一联则纯用客观描写,讽刺之意全寓言外。“灯”、“枕”暗渡到尾联,针线细密,不着痕迹。
  尾联:“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这里特借“莫愁”的字面关合首句“未到忧”,以讽刺少侯沉湎女色,不忧国事;言外又暗讽其有愁而不知愁,势必带来更大的忧愁;今日的“莫愁”,即孕育着将来的深愁。诗人的这种思想感情倾向,不直接说出,而是自然融合在貌似不动声色的客观叙述之中,尖刻冷峭,耐人寻味。
  清代注家徐逢源推断此诗系借讽唐敬宗,其说颇可信。因为所讽对象如为一般贵显少年,则他们所关心的本来就是声色狗马,责备他们不忧“七国三边”之事,未免无的放矢。必须是居其位当忧而不忧的,才以“未到忧”责之。所以首句即已暗露消息,所谓少侯,实即少帝。末句以“莫愁”暗讽其终将有愁,和《陈后宫》结句“天子正无愁”如出一辙,也暗示所讽者并非无知贵介,而是“无愁天子”一流。不过李商隐托古讽时、有特定讽刺对象的咏史诗,题目与内容往往若即若离,用事也古今驳杂,再说托古讽时之作,所托之“古”与所讽之“今”但求大体相似,不能一一相符。


相关阅读
1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长恨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 【查看全文】

2 余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余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出自宋朝诗人张炎的作品《南浦波暖绿粼粼》,其古诗全文如下: 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 【查看全文】

3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饮酒衰荣无定在》,其古诗全文如下: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 【查看全文】

4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出自唐朝诗人梁栋的作品《野水孤舟》,其古诗全文如下: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 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 主人空有济川心, 【查看全文】

5 鞗革有鸧,休有烈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鞗革有鸧,休有烈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出自于诗经作品《载见》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载见辟王,曰求厥章。龙旂阳阳,和铃央央。 鞗革有鸧,休有烈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 【查看全文】

6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古诗作品《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