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30

  “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黄家洞·雀步蹙沙声促促》,其古诗全文如下: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
  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
  彩巾缠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
  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
  闲驱竹马缓归家,官军自杀容州槎。
  【注释】
  ⑴黄家洞:史称“黄洞”或“黄家”,唐朝时住在邕州——今广西邕宁县一带的少数民族,以其曾居黄橙洞,故如是称。
  ⑵雀步:行路像雀跃一样。蹙:踩踏的意思。促促:象声词,在沙地上行走的声音。
  ⑶角弓:用兽角做成的弓箭。青石镞:用青石磨成的箭头。
  ⑷幡:一种窄长的旗帜。点:指点。挥动示意。铜鼓: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用铜铸成的鼓,供聚集或征战时用。
  ⑸高作猿啼:高声呼叫像猿啼一样。箙:盛箭的器具。彩巾:彩带缠绕在小脚上,打绑腿。
  ⑹踍:字书无此字,疑“跤”或“骹”字,实即小腿。幅半斜:绑腿打成斜折行状。
  【翻译】
  像雀儿跳跃,促促地踩着黄沙上战场,青石磨制的箭头,饰有兽角的硬弓四尺长。黑旗三挥,铜鼓擂得震天响,高声呐喊如猿啼,还用力摇动着箭囊。彩带缠在小腿上,打成斜折状,彩衣缤纷的队伍与葛花相映,排列在溪旁。夜雾笼罩的山潭里,白鼍的吼声令人胆丧,竹蛇飞蠹在暗处袭击,更叫人难以提防。黄洞人获胜,悠闲地骑着竹马缓缓回家去,官兵在容州竟残杀辖境的百姓去冒功请赏。
  【鉴赏】
  这首诗的题旨是刺官军的无能、残暴与歹毒。李贺一生,贫病相加,仕途多舛。他对当道者是充满了无比的憎恨与愤怒的。他的诗因此很不乏讥刺时事之作。如《夜饮朝眠曲》是刺当权者的淫逸生活的,《秦宫诗》是刺豪门的专横跋扈的,《吕将军歌》是刺宦官带兵平藩的,《老夫采玉歌》是刺富者榨取采玉工人血汗的。《黄家洞》与这些讽时刺世之作,在批判的精神上是相通的。但这一首诗同情并讴歌少数民族人民的起义斗争,这在唐诗中又实属罕见。李贺的这一首诗,是超越了阶级和种族偏见的。在这一点上,李贺要比他的师长韩愈——他称黄家洞为“贼”——的思想要先进得多。这首诗应当是李贺诗中的民主性的精华。虽历经世,又过千载,这首诗的思想异彩仍能在唐诗苑中放射出奕奕不灭的耀眼光华。
  全诗仅十句。头八句是写黄家洞蛮抗击官军的战事大略。“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是写其步履与武装。步子非常奇特,是雀儿一样的步子,一跳一跳的,步子踏(“蹙”)在沙上,便发出“促促”的响声;而他们的武装却是四尺见长的用兽角装饰的弓和用青石作箭头的箭。“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是写黄家洞蛮部队的情状。一种狭而长的黑旗点了三下,铜鼓声大震,蛮民集合了。每一个黄家洞人都像猿猴那样怪声怪气地大声叫喊,双手还频频摇着自己的箭袋(箭箙)。


相关阅读
1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出自宋朝诗人万俟咏的作品《诉衷情送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查看全文】

2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出自宋朝诗人陈克的作品《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其古诗全文如下: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 【查看全文】

3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少司命》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 【查看全文】

4 风光未老吟潘。嘶骑征尘,只付凭阑。鸣瑟传杯,辟邪翻烬,系船香斗春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风光未老吟潘。嘶骑征尘,只付凭阑。鸣瑟传杯,辟邪翻烬,系船香斗春宽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庆春宫越中钱得闲园》,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屋围花,秋池沿草,旧家锦藉川原 【查看全文】

5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三月晦?a href="http:///a/140.html" target="_blank">张继?/a>》,其古诗全文如下: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 【查看全文】

6 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松滋渡望峡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 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 巴人泪应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