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32

  “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杨生青花紫石砚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佣劚剑等鬈珊肜溲?/a>。
  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
  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
  【注释】
  ⑺沤:浸泡。沾水磨墨的意思。松麝:磨墨时候发出松麝的芳香。薰:香气。
  ⑻腻:润。薄:淡。重:浓。脚:墨脚,即墨锭下端接触砚石的部分。匀:均匀稳定。
  ⑼数寸:指砚台上的墨。光秋:形容墨汁犹如光洁的秋空。
  ⑽圆毫:指毛笔。促点:用笔蘸墨时的动作。
  ⑾孔砚:孔子用过的砚台。宽顽:笨头笨脑。一作“宽硕”。何足云:不值得称道。
  【翻译】
  端州石工的手艺真是灵巧如神,磨刀采石山顶上,犹如脚踏青天割紫云。砚台削磨均匀,注上水,像满含的嘴唇,砚台里花纹隐现仿佛苌弘的碧血印痕。纱帐中白天暖融融,磨动的墨花添春意,轻盈的墨泡和漂动的墨沫散发出松麝的芬芳。墨汁干润浓淡,墨脚都均匀稳定,小小砚台里的墨汁像秋空般光洁,没半点浊浑。用笔尖蘸着墨花,发出细微、清新之声,那又大又粗的孔砚有什么值得称颂。
  【鉴赏】
  “干腻薄重立脚匀”,仍是写砚。砚要“扣之无声”、“磨墨无声”才是佳品。这块砚,石质干(不渗水)而腻(细润),砚体薄(平扁)而重(坚实稳重),品质极佳。所以在磨墨的时候,砚脚紧贴案上,不侧不倚,在那上面磨墨,平稳匀称。“数寸光秋无日昏”,写墨的色泽很明净,没有丝毫的昏暗和朦胧。“数寸”是说砚体不大。李之彦在《砚谱》里说:“惟斧柯山出者,大不过三四指。”正合“数寸”的说法。所以末句的“宽硕”,刚好与此相对。“圆毫促点声静新”,是说笔蘸了墨以后变得圆润饱满,砚不伤笔毫,拿起笔来点画,纸上有轻微的细静清新的声音,而不是说砚有声音。这一句由墨写到笔,但还是归结到写砚的美。
  以上对青花紫石砚的赞词已经足够了,但诗人意犹未尽,忽然来了一句“孔砚宽顽何足云”。“宽顽”这个词,有些版本作“宽硕”,其实用“宽硕”与上文的“数寸”对应得更好。孔子名丘,字仲尼,后人称他的出生地为尼山,好事的人取尼山石为砚,借以“尊圣”。然而尼山砚并不实用,徒有其名,所以李贺在诗的结尾处说“何足云”,与起句“端州石工巧如神”意思暗对。一起一结,表面上没有多少意义,实际上是有内在含义的。诗人心中的天平,称人称砚,都是有所轻重的。
  这首诗通篇写砚:砚质,砚色,砚型,砚体,砚品,砚德。而砚的使用,又离不开墨、笔、纸,尤其是墨,所以写的时候也会涉及。它们虽然是作陪衬的,却衬托出了青花紫石砚的美。全诗一句接一句,一路不停,络绎而下,如同缨络垂下;字句精炼,语言跳跃,没有一处浪费笔墨,也没有一处用语晦涩的地方。如果不是十分熟悉砚中的学问,极难写出这种酣畅淋漓、妥切中肯的诗歌。


相关阅读
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出自明代诗人杨慎的古诗词作品《临江仙》,其全文如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 【查看全文】

2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杏花天影绿丝低拂鸳鸯浦》,其古诗全文如下: 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惟楚,风日清淑,小舟 【查看全文】

3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秦女休行西门秦氏女》,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 手挥白杨刀,清昼杀仇家。 罗袖洒赤血,英声凌紫霞。 直上 【查看全文】

4 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田家篱落隔烟火》,其古诗全文如下: 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庭际秋虫鸣,疏林方寂历。 蚕丝尽输税,机杼空依壁。 里胥夜 【查看全文】

5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其古诗全文如下: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 【查看全文】

6 丈夫赌命报天子,当斩胡头衣锦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丈夫赌命报天子,当斩胡头衣锦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博争雄好彩来,金盘一掷万人开。 丈夫赌命报天子,当斩胡头衣锦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