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51

  “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田家·篱落隔烟火》,其古诗全文如下:
  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庭际秋虫鸣,疏林方寂历。
  蚕丝尽输税,机杼空依壁。
  里胥夜经过,鸡粟事筵席。
  各言长官峻,文字多督责。
  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
  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藉。
  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
  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
  【注释】
  ⑴篱落:篱笆。烟火:指人家。这两句是说,篱笆把一家家隔开,傍晚时左邻右舍聚在一起交谈。
  ⑵庭际:院落边。疏麻:麻名。屈原《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王逸注:“疏麻,神麻也。”这里泛指一般的苎麻。方:正。寂历:寂静。
  ⑶尽输税:全部拿去交了税。机杼:指织布机。空倚壁:空空的靠在墙边。
  ⑷里胥:乡村小吏。事:备办。
  ⑸峻:严厉。各言长官峻:指来的里胥是一批,他们各自都说官长严厉。文字:指文书。督责:督促,责备。
  【翻译】
  烟火人家篱笆隔,相聚黄昏来谈白。院边秋蝉叽叽叫,无风苎麻正寂寂。收下蚕丝尽交税,空留布机斜倚壁。乡村小吏夜到来,杀鸡煮饭备筵席。都说官长心真狠,常有文书来责督。车陷泥潭不能出,东乡交租稍延误。官府从来不宽恕,肆意鞭打血肉糊。千万备好田租赋,免得皮肉也受苦。交纳新税就在即,唯恐重蹈东乡路。
  【赏析】
  中国古代思想中有着“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优良传统。柳宗元被贬永州后,不仅对民众的实际生活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而且在感情上得以和普通劳动者交流和交融。
  诗歌的前四句描写的是一幅傍晚时农人交谈的图景。篱笆、庭院、秋虫、疏麻、人家。农人们劳动了一天,傍晚时分相聚一起交谈,是一幅十分恬静的农家生活图景。可是,“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这就是农人们交谈的话题。那么,“秋虫鸣”、“方寂历”就不是农家的恬静的生活图景,而是一幅“聊就空舍眠”的冷清、凄凉、死寂的可悲情景,这里再次出现了“空”字和“尽”字,同样强烈地传达出农民心中的无限辛酸。已经到了“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的地步,但“里胥夜经过”,还要“鸡黍事筵席”。“夜经过”三字看来写得漫不经心,却正好说明了里胥们的骚扰已成惯例,毫不使人感到意外;“事筵席”三字同样深刻揭示了里胥们平日的作威作福,以及农民对他们又恨又怕的心理。足见官吏凶残的嘴脸。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封建官吏的憎恨之情。


相关阅读
1 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出自元朝诗人元好问的作品《水调歌头赋三门津》,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 【查看全文】

2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南乡子自述》,其古诗全文如下: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睡听晚衙无一事, 【查看全文】

3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出自明代诗人文嘉的古诗作品《明日歌》,其全文如下: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 【查看全文】

4 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出自唐朝诗人柳中庸的古诗作品《河阳桥送别》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 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 【查看全文】

5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出自宋朝代诗人晏殊的古诗作品《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 【查看全文】

6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西出自宋朝诗人:刘次庄的古诗作品《敷浅原见桃花》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