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柳州峒氓》,其古诗全文如下: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注释】
⑴峒:古代对广西、湖南、贵州一带的少数民族的泛称。氓(méng):民,百姓。
⑵郡城:郡治所在地。这里指柳州。唐李德裕《登崖州城作》诗:“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⑶异服:不合礼制的服饰;奇异的服装。《礼记·王制》:“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郑玄注:“异服,若聚鷸冠、琼弁也。”殊音:异音。特殊的乐音或声音。《后汉书·西南夷传论》:“夷歌巴舞殊音异节之技,列倡于外门。”
⑷青箬:箬竹的叶子。箬竹叶大质薄,常用以裹物。宋周密《武林旧事·进茶》:“仲春上旬, 福建 漕司进第一纲蜡茶……护以黄罗软盝,藉以青箬。”
⑸趁虚:即“趁墟”。赶集。宋钱易《南部新书》辛:“端州已南,三日一市,谓之趁虚。”
【翻译】
柳州城南连接着四通八达的渡口,峒人服饰不同言语不通无法亲近。回家去的人拿青箬竹叶裹着盐巴,赶集来的人用绿色荷叶包着食品。用鹅毛装填被褥抵御冬寒,以鸡骨占卜年景祭拜水神。为判决案件要靠翻译发愁,真想脱掉官府当纹身峒人。
【鉴赏】
此诗头二句写初到柳州时的感受。“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这两句是总起,“不可亲”三字,深含感叹之情,很自然地开启下文。
中间四句接着写峒氓的生活、习俗。柳州峒氓,多住在山村,日常生活必需品尤其是盐,要到郡城集市去买,所以三、四两句接着描写他们赶集的情景:“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这两句是用倒置法,说峒氓们赶集买盐往返甚是辛苦。第五句“鹅毛御腊缝山罽”,写峒氓御寒之物,说在天气寒冷的腊月里,峒氓们用鹅毛制成的被子来抵御寒冷。下句接着写峒氓的迷信风俗。“鸡骨占年拜水神”。“鸡骨占年”,是峒氓的迷信风俗,以为占卜可以知道年景的好坏。“拜水神”,即向水神礼拜。峒氓们用鸡骨去占卜,问水神祈祷一年的好收成。以上四句描写了柳州峒氓的贫苦生活和迷信风俗,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陕水牵长镜,高花送断香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作品《对酒春园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投簪下山阁,携酒对河梁。 陕水牵长镜,高花送断香。 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 自然催一醉, 【查看全文】
2 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作品《古别离欲别牵郎衣》,其古诗全文如下: 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注释】 古别离:新乐府歌曲名。 【查看全文】
3 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出自宋朝诗人张炎的作品《高阳台西湖春感》,其古诗全文如下: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 【查看全文】
4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出自东晋诗人曹植的作品《杂诗高台多悲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鴈飞南 【查看全文】
5 宝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鸿天杪。但侵阶莎草,满庭绿树,不知昏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宝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鸿天杪。但侵阶莎草,满庭绿树,不知昏晓出自明朝诗人刘基的作品《水龙吟鸡鸣风雨潇潇》,其古诗全文如下: 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啼鹃迸泪, 【查看全文】
6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出自清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漫成一首》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