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作品《古别离·欲别牵郎衣》,其古诗全文如下:
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注释】
古别离:新乐府歌曲名。
临邛:唐代郡县名,蜀中商业重镇,今四川邛崃。《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邛的富豪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以琴心挑之,因私奔相如。故古代诗文多以临邛为花花世界。
【翻译】
临近分别的时候牵着止夫的衣服问道:这次你到哪儿去?我不会责怪你回来迟了,你千万不要到临邛那里去。
【赏析】
诗的开头“欲别”二字,紧扣题中“别离”,同时也为以下人物的言行点明背景。“牵郎衣”的主语自然是诗中的女主人公,她之所以要“牵郎衣”,主要是为了使“欲别”将行的丈夫能暂停片刻,听一听她诉说自己的心里话;另外,从这急切、娇憨的动作中,也流露出女主人公对丈夫的依恋亲密之情。
女主人公一边牵着郎衣,一边娇憨地问:“郎今到何处”?在一般情况下,千言万语都该在临行之前说过了,至少也不会等到“欲别”之际才问“到何处”,这似乎不合常规。但是,联系第四句来看,便可知道使她忐忑不安的并不是不知“到何处”的问题,而是担心他去 “临邛”,那才是她真正急于要说而又一直难于启齿的话。“郎今到何处”,问得多余,却又问得巧妙。
第三句宕开一笔,转到归期,按照常情,该是盼郎早归,然而她却偏说“不恨”。这个“不恨”,联系到第四句中诗人引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故,便可知她是怕男主人公去觅新欢。可见“不恨归来迟”,隐含着女子痛苦的真情,“不恨”,不是反语,也不是矫情,而是真情,是愿以两地相思的痛苦赢得彼此永远相爱的真情,她先如此真诚地让一步,献上一颗深情诚挚的心,最后再道出那难以启齿的希望和请求 “莫向临邛去”。其用心之良苦,可谓“诗从肺腑出,出则愁肺腑”(苏轼《读孟东野诗》)。
诗的前三句拐弯抹角,都是为了引出第四句,第四句才是“谜底”,才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抓住它才能真正地领会前三句,咀嚼出全诗的情韵。
诗人用这种回环婉曲、欲进先退、摇曳生情的笔触,熟练而又细腻地刻画出女主人公在希求美满爱情生活的同时又隐含着忧虑不安的心理,并从这个矛盾之中显示了她的坚贞诚挚、隐忍克制的品格。全诗言简意丰,隽永深厚,耐人寻味。
相关阅读
1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 【查看全文】
2 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双燕离》,其古诗全文如下: 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 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 柏梁失火去,因入吴王宫。 【查看全文】
3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出自宋朝诗人、文学家汉乐府的古诗作品《十五从军征》第五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 【查看全文】
4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出自唐朝诗人元稹的作品《离思红罗著压逐时新》,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注释 【查看全文】
5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出自宋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拟挽歌辞荒草何茫茫》,其古诗全文如下: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 【查看全文】
6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出自宋朝诗人高翥的作品《清明日对酒》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 【查看全文】